第三十七章 五一回程——买票一波又三折,半夜返校念小床(1 / 1)
第二天的旅程是参观当地博物馆,博物馆向来是不要钱的好地方。不冷不热遮阳避雨,还充满文化气息,非常适合三个穷学生。只是三人低估了这样的宝地的人流量,人多的可以绕整个博物馆半周。虽然已经简化到刷身份证安检进馆了,但是依旧排了半小时的队,三人才进去。
博物馆的参观也是耗费时间的,自然每个人着重看的点不一样,即便一起进馆的人慢慢也会走散开。印乐清倒是更喜欢一个人走,她喜欢自己去寻找发现那些文物带给她的奇妙情感。三人商量好在楼梯的长椅上聚合,正好可以休息一番。然而此刻的印乐清还在为回去的车票发愁,从来之前就在抢票软件上开通了vip来抢票了,直到第二天要走了,也没抢到。印乐清也从一开始对抢票软件的信心满满到现在的自己筹谋,这也是这次不理智的出行中最不理智的地方,即便是说走就走的旅行也应该买好来回的车票。
“条条大路通罗马。”这话似乎也可以用在这里。直达的票买不到就只能买换乘的,印乐清和游桑朵在最后买定了临华到石门的硬卧,然后再转石门到终点的站票,全程需要7个小时,到站要到晚上十二点的时间。不过这也是可以改签的,二人在出发的当天早上改签了早一点的硬卧票和早一点到家的软座票。这次旅途一下子完成了高铁、转乘、改签、硬卧、普通铁路软座的最新成就。
三人在等前往车站的网约车的时候,才发现这趟旅程还没来得及有合照,于是临时站在大马路边拖着行李,来了一张自拍。
印游返程的路那才真叫坎坷,在石门的换乘车站还不是同一个,要从石门站辗转到石门北站,许久未出门的两人感觉火车站都变大了,而且大部分操作都不用排队,智能得很。不过在进门安检的时候,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问门口的引导人员在哪里买票,引导人员只好将老大爷请出队外,然后跟他说要去远处的人工售票窗口。在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可以足不出户一键买票,但是已经历经沧桑的这些老人们,甚至感觉要被时代淘汰。
换乘后的软座的车,并没有让印游二人享受这个旅程。她们上了车才发现这个车是真的难受,它总是要给别的快车让路,基本上是走走停停,一停就是十几二十多分钟,类似于观光列车。只不过这个车的沿途,路上也没有美丽风景,这次甚至连油菜花田都没有了,而且座位还是面对面坐着的,让人很不舒服。
就这样晃晃悠悠,总历经8个小时,凌晨零点多,终于到站了,印乐清在出站前还想着终于可以回宿舍美美洗个澡吃个泡面,结果却没有想到凌晨的车特别难打。因为晚上很多的公交和地铁已经停运,网约车也都回家了,打车也便成了很多人唯一的选择。出站的人们都在打车口排队,“现在出租车比较少,排队的人较多,建议大家选择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或者乘坐网约车。”不过去的人寥寥无几,疲惫的旅途下来,大家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当然是舒服一点到家的。
漫长的队伍绕了一圈又一圈,印乐清她们两个人从看不见头到终于走进限流栏杆,才发现这个回型铁马阵里面塞了更多的人。无尽的绝望笼罩在头上。不过好在秩序良好,车流通畅,已经经历过研究生实验磨砺的两个人对待这件事还是有极度的耐心的。最终历经一个半小时的漫长排队时间,二人终于排到了车,上车跟师傅说去哪里以后,师傅也是心领神会。印乐清在这时也发现本地的出租车师傅也是不用看导航就可以行万里路的。
印乐清坐在出租车后排瘫坐下,透过车窗看着晚上的夜景,立交桥盘盘绕绕,霓虹灯闪烁着星点的光辉,倒也没有什么熟悉的感觉,反而觉得这个城市很陌生,很孤单。她似乎从来没有坐过这么晚的车,这座城市的夜晚原来人是如此之少,又是如此安静。她的那张小床是目前她唯一的期盼,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期待值也会随着境遇的不同而降低,她再也不嫌弃那个老破小的宿舍,就像是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不过她心里知道的是,并不是她只配这样的生活,是她选择了如何生活,而不是生活选择了她。
车很快行到了学校门口,印乐清和游桑朵道了别,就下车回校了。门口的保安还在刷着手机值班,印乐清也顺利扫码进入,此刻的校园安静的要命,昏暗的路灯在黑夜里燃起一点精神,这跟熬夜实验回学校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虽然都是想躺在床上摆烂,但是经历过一番游历后的印乐清,特别是看到吴慧欣变化如此之大的她,默默下了一个决心:即便是还有一天要活,那也要活得是自己想要的样子。她似乎总是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些什么,但是到底是不是她自己想要成为的那样她也说不清楚。她只知道在自己眼里别人的样子是好的,她也想变成那样。
回到宿舍,江琳琳甚至还没睡,看到印乐清回来她才安心睡下。她在印乐清还在路上的时候就问她要不要买什么吃的,此刻印乐清桌上的泡面就是她给买的。深夜一碗面是最抚慰人心的,吃饱了再睡觉才能谁的踏实。吃泡面洗澡爬上床,印乐清把手机亮度调到最低,浏览着去临华的相册记录,在心里为这个五一假期画上了句号,似乎也在跟以前的生活saygoodby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