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谣言四起(1 / 2)
第八十一章谣言四起
若想阻击吴军南下,必须要在拉开数百里的战场,这与防疫工作肯定是相冲突的。为了防范可能到来的大疫,我传旨要求位于冀州南侧、兖州东侧,与曹魏或东吴疫区交界的各处阵地都迅速的集结起来,与敌军拉开距离,脱离战场。为了减少与疫区的联系,就连飞鸽传书都减少了,从疫区归来的知闻所相关人员都要隔离半个月才能归队,就算关索等人也不能例外。
在荆州学医时,张机先生曾不止一次的告诉我说,当年大疫,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百姓万民痛苦不堪,经常举家合族因疫而没,断代绝种者,不在少数。一场时疫,死者常以百万计,比之大战死的多得多。对于很多人说来,瘟疫比在徐州杀人几十万的曹操还要可怕。这些年来,季汉虽加强发展医学,张先生的亲传弟子再传弟子们在汉中悬壶济世,传援门人,发展的如火如荼,季汉无论是医者数量还是医学水平都远超别国。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季汉就可以不用担心任何的疫病了。在这个年代,就算是医生,当真染上疫情,也是九死一生。
或许我是小心过度了,但我不能任由疫病发展。我必须要为我的军队和百姓负责。所以将孙权引到青州,就是为了季汉平定天下少受损失,若因此而造成季汉更大的损失,我绝对不愿冒这种风险。
相比之下,东吴没有这样细致的准备,在东吴的其他控制区,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疫病,出现了大范围的全国性的恐慌。虽然这场疫病主要是因为死尸处理不当引起地。并没有形成超大范围的流传,我所担心的三十年前那种疫病横扫,十室九空的可怕场景并没有再次出现。但是在短时期内,它还是改变了天下整体的格局。
东吴人向来溜得快,疫情发作之后,孙权迅速的全军后退了,他们逃离了疫区,也将疫情带到了徐州、豫州。当我们得知消息时。他已经离开了我军的包围圈,退到了下坯。也就是说,就算我当时不顾可能发生疫病的危险,突然进击,也无法阻住他地归路了。
可恨的疫病!不但让生灵荼炭,而且破坏了我一统中原的良机!
不过唯一庆幸的是,他并没有逃往江南,而是驻军下坯。仍然在徐州北部。还好,正如我们所料,他对夺取青兖二州并没有死心,我们还有机会。
在这场疫病中,被困在疫区的曹魏更加悲惨。他们被困于内城之中,污染了水源,又十万人挤在一起,外城闹疫时。内城早就闹得不可开交,若当时孙权还有力量进攻的话,临淄早落孙权之手。但其实攻与不攻,完全相同了--曹魏已全军皆没,曹睿染疫,于十月初病死,曹休病死,蒋济病死。文武百官只余曹肇等聊聊数人。临淄城十万之众,最后所余者,不过八千人,十去其九……
堂堂一个魏国,没亡在东吴手中,却亡在了疫病手中!
得知消息,我感叹无限。
我紧急派出了一支医疗队前往青州平疫,又有不少民间医生前往疫区救死扶伤。在这个时代。医者当真有父母心。根本就不在乎自己的死活,一心治病救人。
不过曹肇对季汉似乎怀恨在心。并不领情,他认定若不是季汉失约未至,曹魏不会如此亡国。他怪也只由得他去,国家之间,本没什么信义好讲,更何况此次不是我军不出动,实在是这场疫病打乱了所有部署,谁又愿意放东吴平白的离开呢?
曹魏举国覆没地消息传来,季汉举国皆惊,孔明和廖立尽皆庆幸当时未曾出兵,如其不然,一但征战,战场之上犬牙交措,就算胜了,只怕季汉也难逃此疫。眼下东吴正在流行的疫病就是榜样。
不过,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既然在战场上没有消灭吴军,那就想尽一切办法利用这场疫病来拖垮东吴。经过与孔明诸人一番细致的研究之后,召集知闻所得力人员,开始了部署。
通过季汉强大的通信传输网络,工作迅速的展开,于是东吴各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谣言--
有的说由于孙权妄称帝王,不行善政,惹来天怒,故天降此疫。说这话的是江东地汉朝遗老以及与孙权关系不睦的东吴其它大家族。就象曹操称魏王也有人反对一样,登极才两三年的孙权自然也会面对这种危机。而且,孙权对百姓暴戾刻薄,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江东,在没有危机时,从来都没有铁板一块过。
有的说由于孙权乱动刀兵,屠城害民,被天所惩罚。这大约是北部东吴新得的州郡,东吴吞得太快,消化不良,江北之地,时时还有反抗,东吴大生还罢了,一但失利,动荡复起。叛乱从生。孙权所以没有退回江南,除了得青兖二州之心外,新得三州的叛乱也是原因之一。我军得冀州还巩固了一年多,何况以东吴之力,连得三州,没有半点休整就又北上呢。
在边远的地方甚至传说孙权攻曹时已经病死了,东吴就要变天了。这更主要地是东吴山越蛮人和武陵夷人。山越一直是东吴的心病,东吴多少次北上,都是因为山越乘机暴动无疾而终。而武陵夷人,向与季汉关系密切,也一直是东吴的心腹大患。历史上,一年之后,孙权令潘浚会同吕岱、吕范、朱绩等督军五万人前往镇压,经过三年战斗,始获胜利。而此时的武陵蛮一没有经过彝陵之战的消耗,二来得到季汉的帮助,实力大涨,只因为了配合季汉的进攻这才隐忍不发,但却早与在武陵的关兴等人配合,把触角向周边郡县伸去了。
最后一个传说,流传极广。那就是一纸药方在东吴各地流传,迅速地控制了疫病地蔓延。但流传者却都传说,那药方是太子孙登传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