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治春秋(3 / 7)
一经取士,这种方法大致可以理解为采用常规科目+主修科目的考试方式进行抡才。
有点类似后世高考改革后采用的“3+2”或“3+3”的模式。
放在这个时空的清朝科举,则为“4+1”的模式。
即儒学的四书五经中,四书为常规科目,全省统一试卷,为必考题。
其余五经,则因学子们的精力有限,任选其一为主修。
届时参加乡试,也是“分经取士”,每一经都有固定的举人名额,全省范围内同一“经”的学子组内竞争,决出最后的入围者。
因此,乡试放榜的前五名也叫经魁,因为每经必占一个名额。
比如说,如果乡试第一名解元选的是五经中的《诗经》,那么同修《诗经》的学子,哪怕考得再好,也只能获得第六名了。
这也是为什么乡试放榜,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其余三名称经魁。
而到了第六名,则称亚魁,至于再之后,则全是文魁了。
正是因为选经十分重要,所以在场的秀才一听到要选本经,一时之间才如此纠结。
《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五者选其一,还是比较难以抉择的。
“我之前是选的《易》,毕竟《易》方两万余字,相对而言,易于背诵。”
正当大家谁也没有先开口时,一个三十多岁、额前已秃的厉害的老成秀才叹了口气说道。
见其他人都看向他,那名秀才指了指自己的额头,苦笑道:“岁月不饶人啊,对于我这般年纪,恐怕只有选《易》和《书》这种篇幅较少的为本经,才适合我了。”
随着年岁日益增长,他越发体会到身体之于科举的重要性了。
起码记忆力方面,到了他这种年纪,想要再背诵动辄好几万字的儒家经典,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所以选择字数少的经书作为本经,实在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余兄所苦的,同样也是我所困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