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相持(六)(2 / 7)
裴楔。
李朝水师的大功臣,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理由也非常充分。
众所皆知,依靠党争成功抢班夺权的元均,由于太过无能,送了倭人一个大礼包,在漆川梁非常草率地将自家水师埋葬。
满朝文武厚着脸皮请李舜臣出山,结果,等他一上任,看到所剩班底以后,眼前一黑。
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出来的无敌水师,过去每一次出征,都能把倭贼揍得哭爹喊娘。
就是交给一头猪来指挥,它不说话,安心吃糠喝稀,一切军机交由原先那套班底自行处置,也能敌人打得有来有往,何至如此?
而剩下来的战船,也并非从倭寇水师中,杀出重围,而是裴楔见机行事……
嗯,就是临阵脱逃!
正因为如此,李舜臣并没有夸赞他保全水师火种,反而在第一时间斥责他为何在阵前擅自撤退?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不管是哪一支军队,唯有保证纪律性,才可能有战斗力,所以,李舜臣在的时候,严肃要求每一条船都必须对指挥官无条件服从!
铁律,绝不允许被打破。
纵使元均比猪都不如,是坨泥,依旧无法说明裴楔临阵脱逃是一件正当、合理的事情。
诚然,元均在军营中睡小妾,大吃大喝,从不训练士卒,在两军对垒时睡大觉,致使全军覆没,但他仍然是主官。
李舜臣始终觉得,先锋官裴楔因为认为元均不足与谋,战略安排有问题,便擅自脱离本阵,那以后呢?
假如其余指挥官认为自己的安排欠妥当,在关键时刻自行离开,每个一船之长都把自我判断,凌驾于指挥官命令之上,仗怎么打?
作为保留最后火种的裴楔,对老上司的批评很不服气,奈何军情紧急,他并没有为自己申辩,反而向李舜臣提出非常理智的建议:
这点船也不顶事,跟敌人已是天壤之别,索性上岸吧,全军打陆战。
对于这个功过参半的老下属,李舜臣显得异常冷血,断然拒绝了这个请求,并以三道水军统制使的身份压迫裴楔,让他的船队跟随自己前往珍岛的碧波亭。
在那里,有一处水师秘密营地,可作为修整之用。
而且,在无视裴楔的功劳与态度以后,李舜给朝廷写了封奏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