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很好的炒作对象(2 / 3)
哪怕只是在小荧幕上播放,但是却绝对不容小觑。
导演也是人,他们拍电影为了什么?无非名利二字,电视电影在这之前,完全被看做是不入流的东西,自然缺乏吸引力。
可是现在却不同了,名,《父亲》的成功,虽然说冯刚这样的大导演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好处,但是实际上,冯刚却是唯一一个成功的执导了,史上获利最高的电视电影的导演。
这就是名,要知道,中谊给冯刚开出的电视电影的片酬,可一点也不低,甚至比之前冯刚的片酬还要高。
名和利都有了,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让人趋之若鹜。
杜寻就是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员。
杜寻的名气虽然不如冯刚大,但是却也算是华国知名导演了。
杜寻刚刚拍完一部,自己工作室投资的自编自导的一部影片,成本不算高,只有300万左右。
杜寻的这部电影,原本是打算在院线上映的,可是因为成本的原因,这部电影的发行一直都很不顺利。
这是杜寻自己全额投资的第一部电影,虽然成本不高,但是杜寻是抱有很大的期望的,这个时候,《父亲》这部电视微电影横空出世,在电视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这自然让杜寻眼红不已,特别是在他看过《父亲》之后,在他看来,这部影片,虽然是冯刚这个大导演执导的电影,但是质量真的很一般。
既然《父亲》能够成功,那么为什么自己不行?
而且,自己和别人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其他人肯定也关注到了电视电影的前景,但是,从开始立项到拍摄,再到最后成片,最少也要一两个月的时间,而自己不同,自己的电影已经拍摄完毕。
像杜寻这样的私人投资的电影,如果在院线发行的话,首先要被发行公司抽走一大部分的分成,然后院线,再加上国家抽的税点,在院线上映的话,票房需要达到1200万以上,才能够勉强回本,这还不包括宣传费用。
而因为华国的盗版严重,所以,虽然能够卖一点录像带的版权费用,但是却绝对不会太多。
但是如果按照叶秋的《父亲》的那个模式去操作的话,那么如果成功的话,收益绝对很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