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竞争(3 / 4)
现代企业靠选举来确定掌舵人!世界五百强当中,有哪家企业的ceo是靠员工自己选出来的?
企业管理者当然是能者居之,把民主选举带到企业管理当中,让员工自己选领导,就是嫌企业死的不够快。
然而在国企当中,员工发挥主人翁意识是值得提倡的,国企搞民主建设,更是一件正确的事情。
比如每年选出一批职工代表,参加职代会,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是国企里必备的事情。
换成沃尔玛、亚马逊、苹果、三星等公司,哪有职代会这东西,有啥重大决策,董事会和管理层说的算,员工连“被代表”的机会都没有。然而这些企业却能够成为世界顶尖。
所以当朱士聪提出,让服装厂职工自己选择承包人选的时候,于正诚虽然心中暗骂瞎胡闹,但却不能反驳。
朱士聪则继续加码道:“关于国有企业的承包,政策方面虽然没有禁止,但也没有明确的依据,说不定哪一天,政策一收紧,这承包也就成了违规的事情。我们让服装厂的职工选择承包人,也可以规避政策方面的风险嘛!”
朱士聪一句话,说到了众人的心坎里。对于这种政策尚且不明确的事情,包括于正诚在内,大家都不愿意承担责任。
让服装厂职工自己选择承包人,一旦出了问题,那也是服装厂职工自己的选择,运输公司的领导层可以推卸掉大部分的责任。
牵扯到承担责任的事情,运输公司的领导班子瞬间站在了朱士聪这一边,大家都支持,让服装厂的职工自己选择承包人。
国内第一例的国企承包发生在1984年,在当时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而改革开放正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时期,国家对于承包国企,也处于谨慎观望的当中,不提倡也不制止。
直到1985年,新华社发了一篇文章,肯定了第一例国企承包案例,承包国企逐渐的开始被认可。
1988年国家发布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才让承包国企有了明确的政策依据。
而在1986年,国家虽然已经开始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充分的经营自主权。但毕竟没有白纸黑字的政策依据,很多国企领导,对于承包这件事情也是很谨慎的。
……
于正诚将李卫东叫到了办公室,大致说明了开会的情况。
“这么说,我多了一个竞争者?”李卫东一脸诧异的问。
在李卫东看来,服装厂这个烂摊子,应该没有人愿意接手才对,却没想到还有人跟自己争,真是不嫌山芋烫手。
“是公司医院的后勤科长,叫杨鹏,他好像是朱士聪的外甥。”于正诚回答道。
“杨鹏,这个名字有点耳熟啊!”李卫东仔细的思量了一番,突然想起来,上辈子的这个时间点,被派去当服装厂厂长的,就是杨鹏。
杨鹏在服装厂当了两年的厂长,非但没有让服装厂起死回生,反而彻底的把服装厂搞垮了,最后连缝纫机都当废铁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