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这种办法叫战时管制(1 / 2)
大明崇祯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个月过去了,天气彻底冷了下来,马上就要进入腊月。
“啪嗒、啪嗒、啪嗒、啪嗒……”包括王文兴自己,两百二十六名军士,拿着腰刀、长枪、背着弓箭,齐装满员的刚结束晨跑,踏着整齐的脚步小跑回到了营区大门。
其中所有军官都披鳞甲戴头盔,另外有二十多名拿腰刀的刀盾手也披甲戴头盔,他们主要是参加过王召寨战斗的军士。杀过人,所以未来作为近战兵使用,身穿的盔甲部分鳞甲,也有部分是锁子甲。所有人不论是盔甲头盔还是武器。全部都是经过精心维修保养过的,远远看去,枪尖如林,寒光闪闪。
所有人都穿了大红的鸳鸯战袄,只不过,战袄里没有铁网片,也就算是统一发放的军服。因为天气寒冷,所有人里面的衣服五花八门,只是外面套了一件鸳鸯战袄的外衣罢了。就这样远远看去,虽然很多人都没上过战场,单从穿着上,气势已经不弱于边军了。
原先仓库里还有的长枪七十余杆、腰刀五十余把,远远不够。经过一个月的打制,每天打制长枪枪头五个,再配上枪杆,就又有一百五十来杆长枪陆续列装部队。其中多余出来的五十杆长枪,作为储备武器。也定期保养。百户所实行全民皆兵,紧急情况下,壮妇们也要拿着长枪保卫家园的。
营门外,从营门到北面寨门关卡之间,挖了六道壕沟,每道壕沟都是宽两丈,里面都设置了木桩倒刺。壕沟挖出来的土,又在壕沟内侧砌筑了四尺多高的矮墙。每道壕沟中间只留了一条六尺宽的通道进出。
转头进了营区,这里已经和一个月之前完全是两个样子了,营区向南扩大了近小半的面积。
远远的就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营区的东侧,新建的铁匠坊里,两个铁匠还在修补打造盔甲兵器。这二人都是匠户,是民政官李明忠亲自去县城招来的。先说每月每家给一两五钱银子的月俸,人家不敢兴趣。
听说可以加入百户所,没月俸但是来了一家人的饭都管了。啥也没说,这两家拿着工具全家就都来了。民政厅又从县城订购了铁料,他们就一直在这作坊里干活,因为吃饱了饭,二人气色很好,浑身仿佛都有使不完的力气。
你再往里走,迎面过来两个人,左边胳膊上都套了个红袖章。气势汹汹的把你从上到下看一遍才离开,是纠察队!百户大人一个月前出了个什么文明新规,听着挺复杂的。实施起来以后,大家慢慢总结了一下,大体就是:
衣服太脏不行;超过十天不洗澡不行;随地大小便不行;喝生水不行;室外大声喧哗不行;铺张浪费不行;消极怠工不行;欺负老弱不行;调戏妇女不行;随意勾搭单身壮丁更不行……
然后这个纠察队就出现了。他们的工作很简单,遇到违反规定的,查一下你的腰牌再登记。登记后,你下一顿饭就没了。
为了这些奇怪的规定,东侧营区外已经建好了几个茅厕,当然都是旱厕。因为排队问题,现在还在加建。
营区内西侧也建造好了一个开水房,有专人分两班在那里持续把水烧开,然后灌进一个个竹筒储存好,所有人喝的水必须是从那里打来的水。
开水房的隔壁是新建的洗浴房,分男女两间。房子底部是石头混着泥土砌筑,挖了地暖,有老弱每天定时在这里烧火添柴,给房间加温。当然这里没有热水管道,也没有大池子给你泡着。要洗澡了去开水房拎一木桶热水,再拎一木桶冷水,拿上自己的木盆就进去了。好多天没洗头的,现在又没有皂荚,边上箱子里抓一把草木灰自己搓去吧。
洗浴房对面是建造简单的洗衣房,有清水引到室内,里面摆满了各种大小的木盆。一些单身女子被安排在那里帮一群光棍汉军士洗衣服,当然有家室的都是自己洗。大冷的天,因为衣服不能太脏,洗衣服的人也是围了一大圈。
开水房、洗浴房、洗衣房呈一个品字形布置,把一个大清水池子围在中间。池子边架设三根被削了一半的竹子,竹子中间的竹节被挖了就形成了导管,这竹子一根连着一根,高度越来越高,一直向南延伸过去。把山泉水源源不断地引到清水池子里。
而整个用水区域,都用山石铺了硬化地面。外围又挖了一圈圆形布置的明沟,作为排水沟用。排水沟横穿营区,向东放坡,底部加深引流。路过主要路面时候,上面加了石头盖板。当然这个沟里不予许随意倾倒污水脏物,防止淤积。排水沟直接向东,经过茅厕附近直接进入一个大坑。百户大人说这叫化粪池,所有的赃物都在这里过滤后,才流入山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