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古镇印象(2 / 2)
对于新市及大部分的江南人民来说,清明不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种“仪式”。
从17年前第一波新市人在仙潭扎根时起,老百姓就十分注重祭祀和上香。祭天地,祭水土,祭神、祭祖、祭“蚕花娘娘”……新市水路两岸在这期间会变得格外热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大型的集市。
事实上,这香市在周边的很多古镇都有,但由于新市的地理位置独佳,因此清明集市格外热闹。那时的集市并不叫“庙会”,但形式已和现在的庙会类似:美食、日用、工艺、杂耍、大型的社戏和表演,吃的喝的玩的五花八门,久而久之,官祭和民祭聚合到一起,新式特色民俗活动风靡一时,也就是“蚕花庙会”的前身。
江南水路丝丝缕缕连通官塘,小船是人员与货物集散最主要的运输和交通工具。隔壁苏州、无锡、常熟等地的大批香客去寺庙进香时都会夜宿新市,运河沿线上的商旅越发繁忙,新市集市的名气越来越大,并渐渐以桑蚕制品、工具和周边商品闻名。
时至今日,春季依然是最适合到新市古镇旅行的季节,每年4月初的蚕花庙会是新市镇人过清明节的特殊方式。庙会上,新市镇会选出漂亮的女子扮成蚕花娘娘,坐上花车穿梭于人山人海中。讨一朵“蚕花”、吃几块糖,祈愿来年的日子和和美美、甜甜蜜蜜是独特的新市文化。一千多年,它从未间断,对于整个江南来说,都算得上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存。
除清明节外,新市古镇另外一个热闹的节日是农历新年,这里的春节民俗很有趣。
北方有句谚语是“二十三,糖瓜粘”,因为在每年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这一天,人们要用烧纸的形式送灶王爷回天庭,届时糖瓜就会粘在灶王爷的牙上,如同“嘴上抹了蜜”的道理,等他老人家到了天上,就能多为人间说几句好听的——相声有个传统段子叫《对春联》,里面那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说的就是与灶王月和腊月二十三有关的轶事。
江南人民也有“二十三”的过法,因为灶王爷是华人“通用”的管灶台的神仙,一家人来年能不能吃得上饭,全靠他,所以新市人会给灶王爷吃糯米饭——本质一致,但原理不同:
糖瓜是为了让灶王爷张开嘴说好听的话,而糯米饭是为了把灶王爷的嘴粘住,让他不要说不好听的。都说南方人聪明,这法子是真的省钱、省力又省心啊。
如今,新市的一些饭馆儿里依然能吃到香喷喷的糯米饭,它不甜,但的确够“黏”。话说回来,南北风俗文化有所差异,但是人们期盼美好事物的心是一样的。
吃完糯米饭,日子一天比一天快。大年初一,传统的新市家庭会给祖上上香、跪拜父母,小孩子们收压岁钱,街上四处可见穿着新衣串门拜年的人。如果能在新市待到大年初十,就会看到家家户户挂起的灯笼。龙灯映着水面,亭台廊榭打扮一新,四处张灯结彩,如同鲜艳的水墨画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