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与生活(七十五)(2 / 5)
1我的每一天都必须卓有成效,否则就是浪费时间。
许多人都面临这样的问题:
晚上睡觉前,告诉自己:哎呀,今天什么都没干,明天一定要好好努力;
第二天醒来,依旧像前一天一样,闲逛,摸鱼,度过毫无变化的一天;
然后,到了晚上,又后悔了,告诉自己:我怎么这么没用,今天怎么还是什么都没干,明天不能这样了……
严重的,可能还会导致“报复性熬夜”,由于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干,不愿意结束这一天,不愿意上床睡觉,而是强撑着熬夜,让自己在心理上觉得赚了。
但是,这样只会导向一个恶性循环:你越是对自己不满意,越是责备自己、“报复性熬夜”,你的压力就会与日俱增,状态越是不佳,更加难以去做出有用、有价值的事情。
实际上,生命的乐趣在于什么呢?它并不在于某个结果,而是在于我们度过每一天的过程中每时每刻的体验。如同我在4条非常有用的生活理念中所引用的诗句“你不快乐的每一天都不是你的”。如果每一天你都生活在压力和驱赶下,你又如何能快乐呢?
我们并不是因为做成了某件事、获得了某个成就而快乐,而是因为我们切切实实地享受当下的每分每秒而感到快乐。当你苛责自己的时候,你其实也就相当于拒绝了去享受生命。
不妨把这个信念转变一下,换成:
我每一天所实际做到的事情,就是我能够做到的事情。在这个基础上,如果能做得更多,那很好;如果不能,也没关系,因为这就是我的常态。
打个比方。假设你状态好的时候,一天的有效工作时间是8个小时;而状态不好的时候,可能只有2-3个小时。在这个情况下,很多人会怎么做呢?会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当成一种“常态”,来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每天都能够有效工作8个小时——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合理的常态是什么?是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在没有压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你每天有效工作时间的平均数。
这是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但许多人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他们总会想着:我不应该这么懈怠,我如果能多做一点就更好了——如果你能够多做一点,那么你压根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正是因为你无法逾越你客观所存在的“常态”,才产生了这个问题。
不妨给自己松松绑,不要过度地苛责自己,而是在接受自己“常态”的基础上,去想办法:既然我的常态就是如此,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我的常态?
比如:如果我是因为精力不济,那么是否可以通过运动和调整作息来提高?
如果我是因为缺乏兴趣,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换一个工作、调整赛道来改变?
如果我是因为生活单调,那么是否可以拓展一些可能性,找到业余时间能做的事情?
……
诸如此类。先把自己的信念调整到一个合理的、适当的水平上,再在这个基础上去考虑有效的行动,而不是沉溺在懊恼和自我批评中,这才是治本的方式。
我必须控制生活的一切方面,否则就会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