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塾师(1 / 2)
转眼又是十余日过去,邓源一直闭门不出,读书很是刻苦。
这日子间或有些本地仕子登门拜访,邓源也只是客客气气地陪着聊几句,并不会敞开了高谈阔论;遇到请茶请酒的,则一概谢绝。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没多少时间可供挥霍,必须尽早出人头地,掌握真正可以改变命运的力量。
这一日是七月十四,林嫂早上外出买菜,捎回来一篮子元宝蜡烛。
邓源忽然发现,在这个年代,自己似乎没有烧纸的必要。他找不到一个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烧给谁?祖先吗?四百年前的远祖,早就没有踪迹可寻了。说不定某日擦肩而过的某个陌生人,便是自己的祖先。
林嫂自然不知他心中所想,依旧絮絮叨叨:“相公离家大半年了,祖先坟山都没得打理,可这也是没奈何的事。明日中元节,多烧点元宝给先人,求个原谅。”
邓源点点头,心中暗想,不如就烧给这个世界原本的那位邓源吧。自己借用了他的身份,还没有好好道谢···
忽然一个念头冒出来:会不会是因为自己要穿越到这个世界,才导致这个世界原本的邓源必须死去,好给自己腾地方?
他不知道这种猜测有没有科学依据。靠,我都穿越了,还在这里谈科学依据?
遇事不决,量子力学;解释不通,穿越时空。也许世界上真的存在量子纠缠,相隔四百年的两个邓源由于某种神秘的力量,命运纠缠在一起。后世的邓源穿越来此,为那种神秘力量为了维护这个时空的平衡,不得不出手消灭掉一个这个时空的邓源。
想到这里,邓源心中的负罪感陡然而生。
早饭后,他强忍着烦躁看了小半个时辰书,最终决定出去走走。
天气依旧很热,太阳斜挂在在当空,释放着无穷的威能。
邓源走出宣化里,信马由缰一般在街市上闲逛。
不知不觉出了城,关厢外有一片村庄。走在树荫下,鸟语花香,邓源觉得烦闷之情消散了不少。
村口有一处私塾,邓源走累了,便远远地坐着看蒙童读书。
这私塾是一处废弃的茶馆改建的,四面窗户都敞开着,从外面向里面看,一览无余。
房舍内只有十几名小童,各擎着一本书在那里咿咿呀呀地读。有的还在读《三字经》,有的已经在读“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了。这是这个年代私塾的常态,一间教室内,孩子年龄差距很大,读书也各有不同的进度,塾师只能分别教学。
昆山文脉深厚,像叶守贤、叶守正那样的世家大族,以及原来的顾秉谦家里,孩子都是不需要在外面读私塾的,要么请先生在家一对一教学,要么家里长辈专门督促学习。就连归庄小时候都没有读过私塾,都是在家读书。而需要凑在一起读私塾的,多半是小户人家,无力单独请先生,只好凑份子请先生、租场地。而塾师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运气好又舍得花钱的,能请到正经有学问的秀才;运气不好或者大伙儿囊中都十分羞涩的,请来的塾师就不知什么成色了。有些人学问一塌糊涂,自己读书就白字连篇,妥妥的误人子弟;有些人则只是混日子,对蒙童学业一点也不上心。
邓源很快就发现这里的塾师似乎就不太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