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圈在那个圈(2 / 2)
那是一种常年累计起来的习惯和兴趣结合的产物,走过些许弯路,经过重重打击,我看到了他的导师对他的启发和帮助也是巨大的,多年前很多人把他推向风口浪尖上,他选择沉默,却付诸笔端,舆论无法压制一个文学艺术家,他们无法在他的活过第二个冬天。
我游离于小视频、公众号、散文、订阅消息、网页头条夺人耳目的标题和环环相扣的情节中,泛泛的碎片化知识构建不了我需要的知识图谱,我本人对这些也是随缘,懒惰,三分钟热度,过了很久之后,想起来再三分钟热度,如此反反复复。
好像没有什么终极答案,网上流传阶级突破的话读书是个捷径,要么读个名校有个好专业,毕业找到好工作,至于好字体现在哪里,社会影响力、自我价值认知、薪资成长空间等都是一种好;要么嫁个有原始积累的家庭,资本、技术、学识、人脉、资源等等,或者娶亲达到这些,婚姻的桥梁可以连接这个平行时空的阶层。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遇到贵人,人这一生总会遇到那么几个点醒你的,至于你出不出的去那个圈,并不是你能决定的,三分看运气,七分靠打拼是这么来的吧,多试几次,总能找到合适的路。
面试期间,有几个不错的hr即便面试没通过,还会友好的给我一些建议和鼓励,有的甚至推荐我去他们的同行那里,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时候,我应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固执和桀骜是我性格的底色,决定了我的天花板就在那个水准。
我自以为我看得清楚,看的明白,能够接受自己决定带来的改变。
今天刷到乐嘉的一个视频,说了两句话,一句是唯有痛苦才能让你成长,一句是成长不是一步一步的,而是瞬间。
解读一下,字面意思就能懂。没有痛苦过就不能成长吗,是的,反反复复跟自己、跟别人、跟客观规律较量,反反复复审视内心,不断地遇见问题、挫折、麻烦,不断的解决,才能换来那么丁点的成长。
世间事物的发展逐渐复杂化、细致化,衍生出众多领域和形形色色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
是人自身的应急保护机制,是人人戴上了面具,是新生事物与旧事物对抗的产物,不一定完美,但必为适者生存。
专业和领域,踏入一行,便失去了一行的试错成本。
互联网、医疗、教育、房地产、餐饮、旅游,当然还有诸多细分领域,紧紧围绕着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娱乐、康养,除了可以赚当下的收入,甚至可以搭上你的未来收入(分期付款,有多少人想回到从前,我不知道,我知道我自己想回到一个自给自足的圈子里。
没有任何主义,没有思想冲突,没有阶层,各取所需,每日适量劳动,培养简单的爱好和兴趣。那可能是在大同社会里吧,可能是个遥远的梦,也可能在不就的未来。
文学的表达,含蓄而委婉,艺术的修辞,激烈而纯粹。
豆豆写的天幕红尘哪一年才能拍个电视剧,思想的解放首先是从基础教育里进行,可偌大一个群体,突然思想不受束缚,确实会带来不小的麻烦,小步走的循序渐进是个好办法,但量变引起质变也不是新鲜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