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临安见闻(1 / 2)
辛弃疾虽为耿京报的大仇,但他却高兴不起来。回想起耿京大哥的死,二十几万义军的溃散他便痛心疾首。但事已至此,伤心无益,辛弃疾现在所希望的是宋高宗能够趁金人新败,内政未稳之际锐意进取,出兵金国,收复失地。
这几日辛弃疾与贾瑞等人在驿馆之中等候宫中消息,却迟迟未有传诏。这日傍晚,众人在驿馆用过晚餐,辛弃疾与史遇明二人呆的发闷,便上临安街中闲逛。
公元1138年赵构逃至杭州,取临时安顿之意,定都于此。自定都之后,朝廷便倾全国之人力、物力、财力,精心营造临安的城市建设。临安上升为国都,城市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由此进入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都城。
杭州原为地方政权吴越国的都城。北宋期间属于两浙路,杭州为路治所。苏轼等地方官员大兴水利和民生建设,使杭州更加繁荣,西湖更为秀美,为杭州博得了“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的美誉。建炎三年,即公元1129年,南宋朝廷为表彰吴越国王钱镠对杭州建设的历史功绩,以其故里“临安”为府名,提升杭州为“临安府”,级别为“行在”。
南宋初年,杭州人口只有2万户。然而,从临安级别提升为“行在”之后,人口的数字飞速上升,此时临安府人口已达到124万多人,已经超过了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跟随高宗赵构南迁的黎民百姓“从者如市”,“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于常”。
人口的增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南宋临安都市经济的繁荣,不仅超越前代而呈现出现代化的繁荣,而且居世界都市的前列。当时临安手工作坊林立,生产各种日用商品,尤其是丝织业的织造技艺精良,能生产出许多精巧名贵的丝织品,在全国享有盛名。南宋京城临安商业有44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对外贸易相当发达,当时世界上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南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风景区经过一番修葺,更加妩媚动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服务性行业及夜市十分兴盛。
临安成为南宋京城后,由于城市规格的升级,南宋当朝更加重视城市的各方面建设。首先当然是按照都城规格扩建城市。扩建后的临安,城区南北长约14里,东西宽约5里,面积大约为6平方里。平面图为“南北展,东西缩”,形如腰鼓,所以临安的别称又叫“腰鼓城”。它南跨吴山、北达武林门、左临钱塘江、右傍西湖,气势宏伟壮观,成为了中国古代最大的城市之一。
临安商肆遍及全城,“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这正是御街商业繁荣的真实景象。这里属于中心综合商业区,其中有经营特殊商品的街市,如金、银交易,也有一般商品的市场。此外还有“瓦子”多处,其中包括了茶楼、酒店、演杂技的场所。临安官营手工业作坊多集中在城市北部武林坊、招贤坊一带。瓷器的官窑在城南凤凰山下,称为内窑。私营手工业则遍布全城,丝纺业多为亦工亦商的作坊,集中在御街中段官巷一带。御街中段的棚桥是临安最大的书市,刻版作坊就在棚桥附近。众安桥是御街北段的闹市区,这里建有“中和楼”、“春风楼”和“日新楼”三座高级酒楼,每天昼夜营业,顾客如织,是临安夜市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
御街是南宋临安城中最主要的大街,又名天街。这条南北的大街的东西两侧布满了坊巷,每个坊巷口都竖有木结构的高大牌坊,上面写着坊名,如清河坊、寿安坊、里仁坊等。临安城内共有坊巷八十九条。大街和坊巷纵横交叉,商店林立,百肆杂陈,“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
这条纵贯全城的御街,使得整个临安城四方辐辏,“客贩往来,旁午于道,曾无虚日”。即便城外也是市镇林立,商业兴盛。仅钱塘、仁和两县所管市镇就有15个,当时城南、城西、城北各数十里,“市井坊陌,数日经行不尽”。而城郊更是拥有“西门水,东门菜,北门米,南门柴”的专业市场,形成了商品专营的经济区域。
当时,来自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记述了南宋临安市场的盛况:“整个杭州城街道纵横,十分宽阔,商店林立,摊贩满地,其物品之丰富,令人难以置信。”他在游记中还说,当时的临安有1个庞大市集、房屋16万栋、工场14万4千家……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嘛!
南宋时期,大量人才不断南迁,不仅将北宋的科学、文化、技术带往南方,也推动了江南商业的发展。南宋王朝偏居临安一隅,竞相吃喝玩乐,奢靡腐化成风。
临安酒楼林立,食市发达,商业饮食不仅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而且成为京城繁荣的象征。当时临安的著名酒楼就有三十多家,如和乐楼、和丰楼、中和楼、春风楼、太和楼、丰乐楼等。这些酒店不仅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名酒,而且拥有许多知名的果蔬食品。如玉屑糕、琥珀蜜、薤花茄儿、脂麻辣菜、七宝素粥、五味粥、鞭蓉饼等2多种食品。这在反映南宋时期餐桌食品丰盛的同时,也说明当时的食品烹饪技艺是非常高超的。
临安城夜市十分热闹,衣帽扇帐、盆景花卉、鱼鲜猪羊、糕点蜜饯、时令果品,应有尽有。有些地方冬季也有夜市,尤其是娱乐场所,饭店酒肆营业至深夜。一般卖到三更以后,除固定摊点以外,还有沿街串巷叫卖的零担。临安的夜市在江南颇具盛名,商业经营,夜以继日,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到夜市吃风味美食,已经成为当时黎民百姓的一种休闲方式。
两宋时期的城市都是民商杂处,临街而市,交易时间可以从黎明到深夜甚至通宵达旦。南宋京城临安更是如此。夜市主要由酒楼、茶社、歌馆、妓院、勾栏瓦肆以及小吃摊、小商品零售等构成,包括了餐饮业、娱乐业、娼妓业等业态,集合了商品、劳务、娱乐、休闲、文化等多元消费。既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也有半固定的摊点,还有流动型经营的商贩。
临安夜市中,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那就是饮食业特别发达,夜市中的小吃丰富多彩,有卖南食的,有卖北食的,而且都有专柜出售。在夜市上的小吃铺中,大都供应各档白酒,顾客可任意选用。除了风味各异的南北小吃之外,夜市上还有售卖诸如细画绢扇、黄草帐子、异巧香袋儿、木樨香数珠、五彩花灯和剪纸花样、五色花钱等各种玩物的摊点商铺。
临安的酒楼夜市为了招揽顾客,满足顾客的饮食享受,店堂设置、器具陈设都十分讲究。各大酒楼饭店门面都结成彩棚,或用彩画装饰,设红绿杈子和绯绿帘幕,悬挂金红沙栀子灯。有的还在店堂上张挂名画,巧设盆景,吸引顾客。在饮食上,各大酒店和小吃店铺无不增加花色品种,以满足本地顾客和外地游客的需求。临安饮食,五光十色,各种精美菜肴,小吃名点,应有尽有。
除了酒楼饭店和日用杂品等商业店铺之外,临安夜市最热闹的地方当属一种集多种娱乐性活动于一身的场所,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夜市。这些场所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以及悬丝傀儡、药发傀儡、讲史、小说、舞旋、影戏等的娱乐性活动。有了这样一个让人身心放松的地方,京城居民的娱乐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们流连于此,“乐不思蜀”。有些人甚至“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林升愤题临安壁,“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的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于经济繁荣,临安城内外的文化夜市到处可见,成为临安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色。这种文化夜市当时称为“瓦子”,也称为“瓦舍”、“瓦肆”,即“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南宋临安城共有瓦子2处,最著名的有清冷桥西熙春楼下的南瓦子、市南坊北三元楼前的中瓦子、市西坊内三桥巷的大瓦子、众安桥南羊棚楼前的北瓦子、盐桥下蒲桥东的东瓦子,其中以北瓦子规模最大。这里的娱乐项目除杂剧外,还有说书、小唱、相扑、傀儡、说经、打谜等,应有尽有。瓦子内又分为许多勾栏戏棚,也就是分门别类的游乐场地。如北瓦子内就有勾栏戏棚13座。这些瓦子勾栏也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城内隶属于修内司,城外隶属于殿前司。瓦子勾栏既是娱乐场所,也是商业最为兴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