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风蚀谷(2 / 7)
而答案,恐怕要等他们找到燕子才能知道了。
夜潮逐渐退去,车窗外的视野变得清晰开阔,在广袤的无人区中心,有一处高耸宽大的丘状雅丹,雅丹上又立着一座圆形土墩,与自然形成的风蚀土丘不同,土墩子表面有一道道沟壑状的横纹,倒是和汉长城相类似。
“那是一处汉代烽燧,也是马迷兔的地标。”胡金水说,“其实芦苇滩里有不少烽燧遗址,不过没那个高,都被草掩盖了。”
萧侃打开天窗,将半截身子探出去。
黎明的天空如一片轻薄的白纱,柔柔地覆盖着整片荒野,她的确在漫天的水草中望见几处零散的烽燧。
“听说烽燧里挖出过不少汉代简牍,还说附近可能有大煎什么都来着……”
“大煎都侯障。”林寻白接过话,“我也听过。”
“对对,就是大煎都侯障!”胡金水嘿嘿一笑,“名字太拗口,不好记!”
林寻白详细地说明,“在玉门关守卫长城的长官叫玉门都尉,都尉下设两个侯官,玉门侯官管理东段,大煎都侯官管理西段和长城外的烽燧,而侯官驻地的小城叫‘障’,所以是大煎都侯障。”
“那小城呢?”
萧侃极目远眺,隐隐约约在东北方位望见一条带有人工痕迹的笔直线条,应当是汉长城最西端的沿线,除此之外,她没看见其他能够称之为“城”的建筑。
“早没了。”胡金水想当然地回答,“汉代的小城,距今有两千多年了!”
萧侃钻回车内,犀利地反问:“小城起码比长城高,比烽燧大,怎么会长城和烽燧有遗址,小城没有呢?”
同样的地理环境,同样的历史变迁,没道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
胡金水顿时语塞。
林寻白思忖了一番,“我记得还有一个说法。”
“哦?”
“说是斯坦因当年来到敦煌,在长城沿线进行发掘,把玉门关小方盘城东面的大方盘城命名为河仓城,后来过了八十多年,有学者发现,大方盘城不是河仓城,而是西汉时期的昌安仓。”
萧侃眉梢一挑,听出几分蹊跷,“那真正的河仓城呢?”
林寻白抬手指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