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 灵符初落笔(2 / 2)
宗门配的符纸符笔质量都不错,枉她开始还担心吃不住灵力。
上清山对弟子确实不小气。
这就是大宗弟子的好处了,宗门为弟子装配了基本的物质基础,日常修炼学习所需皆不需费心费力。要材料去庆余堂,要典籍则去玉枢阁。若弟子玉牌上积累的点数足够,想要什么等级的物资都有的选。若是手头紧,基本所需也是能够满足的。
而许多小修为谋生节省灵石,想学点符术,得自己从猎获兽皮准备原料开始做起,耽误许多功夫,真正练习的时间反而被挤压了。要省力,就省不了灵石,他们在坊市上购买符纸,也不可能大手笔地挑肥拣瘦,良莠不齐的原料也会影响他们的进展。
自己比起那些贫苦出身又没有投入大宗门的散修小修,真是幸运多了。便是这样的比试,这样的用心与锻炼效果,也是一般人比不上的。
幼蕖心里闪过这个念头,感慨地叹了口气,提着刚刚画成的第一张灵符仔细端详。
她希望每张灵符都能顶上十足十的用场,输入的灵力便不惜血本地多多益善,幸而符纸也承载住了,因为她从前可是听过不少画符不成反而炸了符纸的传闻。
看这灵符上——嗯,不是自吹,这线条的灵光明亮饱满,按坊市上的常见水准,应该至少是……中品。
不是幼蕖盲目自信,而是她自有判断依据。
嘉庆坊千秋阁里最常见的那种灵符,灵力黯淡薄弱,伙计说是下品,也最便宜,只要一两块灵石。随着灵符上的线条蕴含的灵光越来越厚重,价格也水涨船高。像幼蕖手上这样亮度的,那伙计开出的价钱就高多了,依品种不同,有二十至上百块灵石不等。
那些制符挣灵石的修士自然是尽可能省着灵力多画符,图量多赢利,符上线条都走得油滑浮浅了,舍不得多注入一分灵力,能出品就行。而她制符是为自己用,自然不能省,要将灵力尽可能地多灌注进去。
当然,若一味注入灵力又蠢了,很多人空有深厚灵力却无法用符笔表达符意,心神空洞就会落笔虚浮,修为再高也只能制作出品质低劣的符箓。
符术的诀窍在于线条的流转暗合道义,心有法而笔有术,心手相通、天人合一,线条看似简单,其实体现着制符者对法术的理解,同时还要兼顾力量的平衡与笔底的承载能力,稍有不慎就会“炸符”。
此时需要的几张符,幼蕖是第一次临场现画现用,一次即成,成了即是中品,却道一句“不是很难”,若是旁人知道幼蕖如是想,估计得气死。
鲁琤琤上次将新手制符说得千难万难,见幼蕖跟着她轻易画成了两张符,意外之后又道,画符入门虽易,做好却难,若是没有大茂峰真人的手把手亲授,最关键的那一窍是极难通的。
鲁琤琤自称自己是个悟性很高的人,开始也和幼蕖一样,起步甚是顺利,可是也都费了老半天劲才达到“中上”之品。
鲁琤琤的话固然有所夸大,是为了宣扬自己所学艰深不易,却也有几分确实。制符的灵力流动、笔锋流转,差个一丝半豪都会谬之大矣。若没有高手引导,灵符很难提升品级。
“会做”是一回事,“做好”却又是一回事。
不过幼蕖自幼博学兼收,二哥师承高人,师父传授得法,她的所学自根基就扎得很稳,学什么都是一通百通,不仅对剑术与法术领悟极快,而且这种悟性也自然迁移到其他几项上面。
在少清山的时候她和八哥边学边胡闹,是糟蹋了不少上好的符纸,好几次要不是看在小九也参与的份上,二哥的巨掌就要落在八哥的屁股上了。可那时是他们玩心太重,不懂得珍惜,完全没有“画废了就糟了”的意识。
现在不一样了,她态度持重、举笔慎重、落毫郑重,认真又稳当,过去的积累才真正体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