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七章 征讨不易(1 / 6)
羁縻之策,是中国古代王朝处置位于远离中央朝廷的偏远少数民族生活区域最常用的政策,而在先秦时期,这一政策就已经初具雏形。
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
具体实施起来……其实就和周王朝的分封制类似,相当于分封一个偏远的蛮夷小国,大体上保持其原有的政治制度,并保证其封君保有相当程度上的权力地位,只要求其进行朝贡,不过地位上只是个行政单位。
羁縻之策最显着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种怀柔政策,至少在最开始是怀柔的。
秦并巴蜀,在巴地设置了巴君,在蜀地设置了蜀侯,看似处置方式类似,其实上截然不同。
最大的不同在于,蜀侯特么的姓嬴!
所以巴中属于羁縻,而蜀中……属于分封了。
古寻对秦国在巴蜀两地的政策是有过了解的,所以此时特别着重强调了最好效彷秦并巴中的政策,而非蜀中。
嬴政眉头微微皱起,确认道,“国师的意思,如同昔日的巴君一般,委命那天泽当闽越一代的君长,继续延续现有的政权?”
古寻想了一下,点点头,更明确的回答道,“大致上如此,当然,今日之帝国终究不同往昔,不必像当时那么……柔和,不过最好也不要像蜀地那般。”
“嗯……不止是闽越,我认为整个百越,最好都这么处置。”
从秦置蜀侯国开始,那地方造反叛乱的事儿就没断过,一方面有蜀地特别的地理位置容易滋生野心的缘故,一方面也有秦国对蜀地的强硬政策的缘故。
闽越国……或者说整个百越地区,在地理位置和环境上,其实也都符合蜀地的特点。
不过古寻却并不建议嬴政用处置蜀地的方式处置百越。
以帝国现如今对偏远边境地区能达到的掌控能力来看,其实不管是采取怀柔的羁縻政策,还是如正史一般将百越彻底纳入帝国统治,采取军事管制,设立什么南海尉统管军政全权,最终导向的结局都只有一个。
那就是岭南脱离帝国的掌控,区别只在于最后自立为王,掌控岭南的野心家是谁而已。
前者的话,就是设立的土着封君,后者的话,就是委任的军政大臣。
至于说找个足够忠心的臣子去管理……人心易变,这纯属于玄学操作,不现实。
岭南毕竟和巴蜀不同,蜀地就在关中下面,距离咸阳的距离没那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