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犯错(2 / 3)
钱景德见叶晋显得有些犹豫,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被气糊涂了,出了个馊主意,当即话锋一转,对毕鸣伟说:“东西先放在这里,你先回去,我一会来找你。”
毕鸣伟现在怎么肯走:“我还是留在这里吧,真理越辩越明。”
叶晋急着回去,懒得麻烦,直言道:“我刚才发现这只梅瓶有妖气。”
毕鸣伟当即反驳道:“我不知道你是怎么看出来东西不对,就问你,如果它不老,贼光怎么处理的?你要说是老仿,老仿可仿不出这样的效果!”
叶晋侃侃而谈:“据我所知,想要完美去除贼光并不难,如果用柴窑,就把劈柴先用盐水浸泡一下再装窑,钠在高温下气化熏在釉面上,会烧出很柔和的肉质感,天然没有贼光。
如果用电窑或者气窑,则需后期加工,或者是前期用电,后期用木炭;又或者在适当的时候往炉子里加一些盐水泡过的松树枝,结果都是一样的。”
毕鸣伟心里咯噔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年轻人居然连这个都知道,他马上又问:“那包浆呢?我倒不信,这么自然的包浆也能做出来!”
叶晋说道:“瓷器上的包浆是瓷器釉面因长期使用受其摩擦,或者土埋水浸,经久的摩挲,层层积淀,逐渐形成的表面皮壳,显露出一种温存的旧气,知道了原理,完全可以便雇佣一些人,让他们用比较细腻的兽皮去摩擦,加速形成包浆。
如果嫌手工麻烦,还有人使用药水浸泡的方法,现在的一些高仿者早已经摈弃了早年的化学溶液的浸泡方法,因为很容易被识别出来,而且会伤害釉面,而改用自然物质配合研制的溶液推陈出新,给瓷器泡出‘包浆’效果。”
毕鸣伟呆了半响,又硬着头皮反驳说:“这都是你自个儿说说的,你能指出来,这包浆哪里有问题吗?”
叶晋指着梅瓶上的一处地方:“这只梅瓶上的包浆,我猜测很可能用了物理和化学两种办法,确实挺有水平,但仔细看,这处地方的包浆和别的地方不同,我猜测,可能是磨的时候偷懒了,导致效果变差,再加上药水浸泡,从而效果和别的地方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叶晋其实还有一种简单的鉴定办法,摸一摸瓷器表面有没有湿漉漉的水分感,老瓷器摸上去能清晰地感受到水分感,但这种水分感与瓷面上沾上水后抚摸的感觉不一样,即能感觉到却看不到。
这种感觉只有年代久远的老瓷器上有。甚至经验丰富的行家光靠眼看手摸,就能断出一件瓷器大致的年代。
这只梅瓶就没有老瓷器应有的感觉,但这种方法太主观,毕鸣伟也可以狡辩,反正有了更直观的破绽,省得叶晋浪费口舌。
钱景德皱着眉头检查了这只梅瓶,要说,这只梅瓶确实做得很真,但他到底从业多年,既然有了怀疑,仔细观察,还是被他找出了两三个破绽。
他抬起头,看向有些坐立不安的毕鸣伟:“这是你从哪里征集的?协议在哪?”
他之前制定了一项规定,征集古董必须要签订协议,规范流程,也避免扯皮,除非有特殊情况,但也必须向他或副馆长申请,得到得意后,才可以不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