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9 我带你飞(2 / 4)
然后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量子物理。
嗯,挺好,说起来宁为对量子物理是有基本了解的,这些了解得益于他在江大的时候去图书馆租了一本量子物理发展史……并在大脑里出现过一次头脑风暴,像是以旁观者的身份经历了宇宙的变迁,看到了微观层面宏伟而神奇的景色。
不过宁为觉得自己的直觉很有道理,事实上微观层面其实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曾经科学家认为已经不可分的原子,经过科学发展尤其是观察微观层面的设备进步,才知道原来原子并不是粒子的最小单位,原子还包含原子核跟核外电子,同时原子核又是由质子跟中子构成。
当那时的科学家认为质子是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时,大型粒子对撞机出现了,发现原来质子也是可以再分的,由夸克跟胶子组成。
当这些概念出现在宁为的脑海他已经脑补出了微观世界粒子的运动图,如果从人类的角度来看,粒子的运动轨迹是无法完全确定的,只能用概率来表达,但也许在微观层面,让将时间减慢,减慢,再减慢,减慢到普朗克时间为单位来观察,那个时候微观世界呈现出的动态画面会不会跟现在人类观察宇宙差不多呢?
门外汉的臆想持续了大概三秒钟,宁为便开口对百无聊赖的在电脑屏幕上卖萌的三月说道:“帮我整理出一套公认量子力学的知识体系,最初学习需要看哪些书,再到各个分支研究的理论丛书,再到最前沿的有价值的论文,都帮我整理出来,看来我需要重新学习一遍了。”
整理资料这一块无疑是三月最擅长的方向,这一点宁为都要自愧不如。
这得感谢虽然说具体研究出来的技术大家都藏得很深,但在世界物理学起码在理论上还能保持着互通,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理论方面的进步本就需要科学家们思维的碰撞,当然更重要的是,很多理论的提出在没有经过验证之前,连对错都没法判断,需要大家集思广益来研究,自然也没那个必要藏着掖着。
当然理论一旦联系到实践并出了成果之后,那一般就会成为不传之秘了,尤其是在物理学上,一般来说研究应用的物理学家比大多数研究理论的手头要宽裕,因为应用还是比较容易出成果的;而针对理论研究的科学家来说,人生轨迹直接就是0跟1的区别,绝大多数的理论物理学家是0,一辈子默默的奉献,甚至到死都没几个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只有极少数的人能成为哪个1,直接名留千史,甚至用他们的名字作为计量单位。
当然,并不是说那些0没有意义,事实上许多时候那些0的研究给1们铺平了道路,或者启发了他们的灵感。这也是理论物理学界其实容不下太多人的原因,吃天赋太狠了……
尤其是物理的学习还存在其特殊性,那就是要想入门太容易了,尤其是高中物理学起来还特别有意思,很容易便能让人入坑。比如学习了高中物理了解了一些基本数学知识之后,就能很轻松的明白为什么以同样速度运行的大货车就是比小汽车更难被刹停,也能很轻松的掌握为什么一个灯可以用两个开关来进行控制。
更别提初高中时代的物理知识还涉及到许多有趣的实验,只要了解其中的原理,花费点小心思做出来,无异于自己手动做出的小玩具,还是那种很奇妙且反直觉的东西,很容易变让人沉溺于探索这些新奇的领域,比如初、高中时去的科学馆,就有许多利用简单物理知识制备,但特别奇特的设备,比如自制的留声机。
但到了大学就完全不一样了,大学开始研究的物理生活中基本上都是不可见的,取而代之的是许多繁琐的公式,甚至让人以为高中物理跟大学物理学得完全就不是同一个科目,这时考验的就是抽象能力了。
三月在进行检索的时候,宁为便已经在脑海中将高中时学习的物理知识在脑海中过了一遍,而且还是非常生动的过了一遍。光、大气、电、电磁……
重新投入一个全新的研究跟学习,让宁为感觉有些兴奋。对于他而言,这属于一个全新的开始。而且是在人工智能辅助下的开始。
三月也展现出了它的能力,就在宁为在脑海中重新系统的梳理了一遍物理知识之后,三月也已经按照他的需求将物理学需要学习的教材整理成了一个目录。
宁为点开了目录,安排得非常详细《普通物理》课程,包含了基本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跟近代物理发展史,然后是一系列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历程,研究完粒子物理之后,才到了他需要学习的量子物理,给出的参考书只有《量子力学导论》、《量子力学原理》两本,随后就是大量的讲座跟论文了,宁为看了看他需要了解的论文目录,三月给他推荐了38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