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五章 达成合作,片场(求订阅)(2 / 6)
在来到东京之前,陈屿也没想到可以拉到投资,要不是东宝的岛谷社长,他在这边也没有关系。
这次除了这富士银行和东亚娱乐发展基金会的投资,还有来自东京本地富豪的投资。虽然每个人投资的都不多,但是加在一起也有100亿日元了。其中,就有岛谷社长的6亿日元。
300亿的融资巨款,解决了瀚海娱乐电影制作计划最需要的资金预算。而且这还只是第一期,后续的融资无疑可以极大的加快瀚海娱乐和天空之城影业的发展速度。
正式签署投资协议的时候,陈屿的心情极好,却也保持着足够的警惕,而没有膨胀。说到底,电影投资的风险,哪怕是他也无法忽视。
一部电影从制作到正式下画,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筹备和制作阶段,电影制作公司就必须投入巨额的资金;而且电影的制作过程也存在着不确定性,比如片场事故,又比如其他的意外。
即使制作完成,发行中也面临着其他因素的干扰,不是所有商业电影都能获得理想的发行规模,除了电影的质量,也要看发行方的能力。最后的市场表现仍有风险,比如国内一个月上映的电影有十几部,可是其中能赚钱的更是少之又少。
此外,电影还存在极大的惯例风险。惯例风险有两种,第一种一个题材火爆,片商都加紧时间拍这个题材,将该题材的彻底破坏了。比如狄仁杰系列电影,自从徐老怪的狄仁杰系列火爆后,电影市场上还有网络电影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以狄仁杰为主的魔幻电影。
制作出的该类型电影,总数超过20部,有的还能看,可是大多数都是粗制滥造,极大的伤害了狄仁杰系列电影的口碑。
结果就是徐克的狄仁杰系列电影只拍了三部,就没有再拍了,应为同类电影在市场出现的太多太密集了。
另一种风险则是,该题材第一个吃螃蟹的票房爆火,可是跟风制作的却口碑下滑,票房更是差到爹妈不认。
电影市场就是如此让人难以理解,你以为的好电影,可能观看者寥寥无几,你认为的烂片,却可能票房大火。
国内电影公司的剧本库里不知道到积攒了多少剧本,可是,这些剧本能成功立项的少之又少。立项后进入筹备阶段的更是百中选一,即使如此都有投资人撤资的风险。
这次之所以能融资成功,有东宝岛谷社长牵线搭桥的关系,可是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瀚海娱乐自身的不断成功给予了市场信心。
这点尤为重要,因为资本永远是捧高踩低的。
在瀚海娱乐之前,可以稳定得到资本青睐的只有几大老牌公司。他们大多数项目都能轻松筹集到资金,即使电影赔了,还有人愿意相信他们。
这是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他们在业内近乎垄断的地位。
投资人想要在这个行当赚钱,就不能绕过他们。再者,他们每年也都能出品一两部赚钱的电影,投资人赚钱的可能性依旧存在。
再者,之前业内绝大多数公司规模小不说,制片能力也很不稳定,偶尔会有惊艳之作,可是很快又因为自身的不足沉寂了下去。这样的电影公司,如何能得到投资人的信任。
要不然,市场上占据绝大多数的烂片是如何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