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章 赵昉的王府位置(1 / 3)
“咦,对呀,玉清昭应宫可是好所在呀!”
范仲淹跟欧阳的争辩,让晏殊眼睛一亮,可把众人弄糊涂了,刚刚不是说了不能让赵昉跟道士接触吗。
赵祯不解的望着他,只见晏殊笑道:“玉清昭应宫当年恢弘壮丽,占地七百多亩,毁于雷火,太后欲重建被群臣劝阻,仅仅修葺了两殿,只剩下几名道士在那,让他们去景灵宫当差就是,空出来改个名字给魏王不是很好。”
赵祯一听皱眉道:“那还是在宫外呀!”
晏殊笑道:“官家爱子臣能体会,臣亦宠爱幼子,然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魏王是我大宋的未来,理应让其多接触民生百姓,不宜养在宫内,臣之前不言,是没有何时的地方安置,如今有了自然支持,况且此地有复道直通皇城,来往也方便。”
赵祯听后沉吟起来,富弼不解的望向自己老丈人:“只剩两座殿宇,而且不适合居住,还是要花费钱粮修建呀?”
晏殊看一眼赵祯后,拱手再次开口:“其实臣也是有私心,此地的确要翻修,但不必花费太多全部重建,臣之所以让魏王去那,是担心官家日后重建这道观,给了魏王就绝了这后患了。”
这大实话一说,赵祯都不好意思了,大家却眼睛一亮,纷纷开口附议。
这要说到这处道观的特殊性,玉清昭应宫是宋真宗为了宣扬大宋得位正而建的。
当时朝野中还有不少流言,说赵宋抢夺后周得位不正,才有澶渊之盟这样的耻辱。
真宗于是弄出个祥瑞,天降文字说赵宋秉承天意,乃是上天的意愿。
为了感谢上天,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道教宫殿,在汴京城的西北,乾卦的方位。
可真宗死后没几年,天圣七年一场雷暴雨,雷火劈中一处大殿横梁引起火灾,竟然被烧的只剩残垣断壁。
那时候是刘太后当政,想要重修被群臣阻止,听说刘太后还哭了,可大家就是寸步不让。
吕夷简首先反对,但他说的还很委婉,可范雍却直接怼道劳民伤财,这是朝廷不体恤百姓,上天才降下雷火以示惩戒的。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老范小子这一手玩得溜,直接把刘娥整不会了,无奈的只能哭唧唧的同意不修了。
本来经过真宗的折腾,大宋已经穷的快揭不开锅了,再重修这么大规模的建筑,大家喝西北风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