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章 廷辩司马光(3 / 3)
一场席卷全国的乱民,摧毁了所有他们目光所及之处,但凡让老百姓有口吃的,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参与。
武将只不过是在后面加了一把力,让原本就摇摇欲坠的大唐轰然而倒。
“好了,大王遇刺的确让我大宋颜面尽失,强军的确是必要的,不为征伐谁,但要能震慑贼子,只是此事事关大体,先有一个章程再说吧,眼下彻查弓弩之事才是大事。”
宰相晏殊坐不住了,这番争论无论输赢,明天就得轰动,到时候他又要头疼了。
赵昉也明白,这不是嘴巴说说的事,要改变军制至少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拿出来,否则就是空谈。
点点头低声让自己老爹回到御座去,赵祯站在他身边,听他们争论都听傻了,被他提醒后才反应过来。
司马光不甘心,可赵昉都不说话了自己再闹就没意思了,只好默默退一边去,皱着眉头苦思对策。
让他诋毁赵昉是不可能的,喷赵昉一脸他能做到,但其他的就办不到了。
还是因为他的性情,司马光是个绝对忠君的人,品德高尚毋庸置疑,无论其一生功过,就拿人品来说,真就是两宋第一。
宋代的儒者曾把他列为儒家三圣之一,孔子、孟子和他司马光,这样的赞誉可是极为崇高的。
你要说他迂腐也好,顽固也罢,但他的确做到了儒家的君子之道,堂堂正正不欺暗室。
而且还是个很自律的人,一生没有孩子却不纳妾,妻子着急无后给他买了个美人,自己躲出去,而他照样坐怀不乱,把人给送走。
就这一点,全天下男人都没几个做得到,什么男人都会犯的错误,在他这就是扯淡,自己不检点还要拉上别人。
要知道古代无后是可以休妻的,可他就是跟老妻白头到老,其他女人一个不碰。
当然他最终没有绝后,收养了自己兄长的儿子司马康为养子,跟他一样也是个谦谦君子。
两天后,曹佺就把审问材料交了上来,并建议道:“人犯中所有契丹人、党项人应该及时秘密斩杀,剩下的是宋人投敌的,可以用来质问辽国和西夏。”
仁宗迟疑道:“杀了他们,那军中沟通者如何查得出来?”
曹佺对道:“能沟通军中的只有宋人,契丹人、党项人目标太明显,绝不敢与禁军接触。”
这话很有道理,契丹、党项人中虽然也有跟宋人长一模一样的,但从小的生长环境不同,有些细节是藏不住的。
这时代的间谍可没有后世那样成熟的机制,从小培养长大,一般都是从成年人中挑选出来的,很容易露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