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歌女早退(1 / 2)
他将酥娘叫到身边,亲手倒了盏茶水递给她,又问酥娘:“这杭州山水真的如词里写的这样好?”
酥娘回道:“那是自然,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美景天下闻名。但是只有柳郎能够只用一首词便高度概括了杭州的山川美景、风物人情,这首词红遍杭州城,许多人挽留他不让他走。柳郎说他第一喜爱的是汴京,第二喜爱的是杭州,如若此届贡举再不遂意,汴京就待不下去了,他就要回到杭州,从此长住了。”
酥娘呡呡嘴唇又道:“我这次来一看,你这汴京城虽是繁华,却是风干物燥,我来这里没几天,这嗓子发痒嘴唇发干,哪像那杭州,空气湿润,细雨如酥,人文荟粹之地,杭州乃人间天堂,此词道尽了杭州盛景,也堪称是柳郎得意之作。公子真应该到各地走走,免得孤陋寡闻。”
公子听了最后这句话,脸上有些尴尬,扭头对中年随员道:“得暇一定要去杭州看看,我大宋有如此名山胜水,如此人物,也是大宋朝廷之福。”
又由衷地叹道:“烟柳画桥,风簾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只这十几个字便道尽杭州的美丽和繁华,果真大手笔啊!”
公子问道:“柳七、柳郎、柳三变,怎么这么多称呼?”
李玉趋前两步答:“为同一人,最普遍的叫法是柳七,他是当今填词度曲第一人,没有人能超过他。东京流行竞逐新声,只要柳七新词一出,不要几天,大大小小的歌楼里都有歌女演唱,现今歌舞场上流行只唱柳词,余皆不足道。像今日酥娘、瑶卿唱的这两首柳七新词,很快会唱响汴京城,可惜了这两年柳七没在,使得新声大减,总算盼来了柳七新词。我刚才里里外外问了一个遍,今晚客人多是为柳七而来。此人久不在东京,这歌楼酒肆表面看着繁华,实则寂寞得很,甚是无聊,净是一些登徒子、赖少来这歌楼鬼混,钱虽然不少挣,歌女的档次却越来越低,越来越缺少品味。”
年青随员听李玉絮絮叨叨的有点儿烦人,便道:“你做鸨娘的,银子不少挣,管什么档次、品位呢?”
李玉有些不高兴地瞥一眼他,“话可不是这么说,听您这一说,好像我们除了钱什么都不懂,什么追求也没有,就从您这两句话就看出您与柳七的区别。”
年青随员有些不悦,刚要反驳,公子一使眼色制止了他。
就这一停顿,李玉也发觉自己说错了话,好在她脑筋灵活,再开口已然换了话题,“再说这佳娘,以前埋没了,手里有柳七这样一首词,竟无有合适的场所演唱、炫耀。今晚她硬闯这望魁楼算是闯对了,过不几日便会有人相请,不会还沦落在北里。那个酥娘更了不得,我敢断言转日她便会在汴京城独领风骚,这可是天上掉下的一个聚宝盆,掉到我头上了,我可不能放她走。”
公子听那李玉絮絮叨叨的,又像是对他人说,又像是在自言自语,听得倒也津津有味。
公子又道:“听你这样说,今天这么多歌女来矾楼吃酒,竟然都是冲着柳七一个人来的?”
佳娘接口道:“那是!柳七郎虽然整日穿街走巷,但谁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人们只得听说他到了哪里便跟到哪里。也别说我们这等北曲的歌女,便是东京数一数二的名歌女都以见他为荣,没有哪个不敬重他的。更别说我们这些二流、三流或不入流的了,谁都想见上柳七一面。在我们歌女这一行里,若有说是不认识柳七,众人都会笑话她,说她不列妹妹之数,就是说她在我们这些歌女之中排不上号,或者说连作个歌女都不配。当然了,等闲谁也没见过他,夸口说认识他的,多一半是吹牛。真人见不到,流行的曲子是必须要学会几首的。所以歌馆里有几句口号: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前;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