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大明(1 / 3)
炎黄历4912年,泰西历1912年。
沃洲,明殷国,墨城学宫。
文史课讲堂上,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正在阐述他的观点。
“传统观点认为,大明步入蒸汽机时代的主要原因就是乾熙中期大明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要,这就对工场手工业提出了技术改革的要求。”
“至于为何是大明率先步入了蒸汽机时代,而不是泰西国家,对此历代学者们归纳总结出了以下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政治制度的先进性前提。”
“大明较早地打破了重农抑商的桎梏,乾熙新政一系列政策的引导,让除了官员之外的农、工、商阶层皆焕发了史无前例的活力,巨贾、巨匠、巨农等新兴阶层在大明的社会与政治地位日益加强。”
“更加进步的政治制度为大明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国内外环境,自洪武二十五年以后至乾熙三十年整整六十年内,大明本土没有出现过较大规模的战乱。”
“然后是农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大明在永乐年间基本完成了农业大改革,具体表现为轮作制的推广、生产工具的进步、新作物的耕种以及肥料的使用等。”
“司农台(农民行会)与巨商、大地主通过承租耕地,获得了大量成块的土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大量把土地租掉的农民则向城镇转移,或是为司农台控制下的农业服务,进而扩大了国内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的佃农终身制早在永乐初期就已经被摊丁入亩搞得基本绝迹,大明农业社会的发展受到老旧势力的阻碍相比泰西一些国家和地区更小。”
“大明农业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下降,这也就意味着大明百姓可以通过较低的消费获取较多的生活资源。”
“其次是较高的酬银水平。”
“首先,受到元末天灾、瘟疫、饥荒、战乱等的影响,大明的人口在洪武初期只有六千多万,到永乐初期,经过三十多年的时间,大明人口经历了长时间的缓慢增长。”
“虽然勉强达到了一亿多,但诸藩改封海外建国,又带走了很多人,以至于大明本土的劳动力数量并不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