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公元前705-704年(2 / 4)
而郑庄公是如何回应周桓王的呢?
他答应了周桓王的提议,并且请来齐、卫两国军队助阵,强势逼迫盟、向两地不愿归顺的人,迁移去周王室控制的领地。他这是示威,表明收服盟、向两地的决心。
在郑庄公的铁血政策之下,盟、向两地走了将近一半人。这些人一走,盟、向两地的叛乱也就彻底解决了。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盟、向两地屡平屡判,可以看出两个问题。
其一,郑庄公已老,精力有限,甚至有些力不从心,才会对盟、向两地管理出现如此纰漏。
其二,在齐国的调和之下,郑、卫关系从仇敌变成盟友。而郑、鲁关系开始破裂。应该跟齐国战胜北戎的举办的“馈饩”宴有关,鲁国使者得罪了郑世子忽。所以,郑庄公有可能是借平叛之机,进一步拉拢齐、卫两国,为将来世子忽的顺利继位打好基础。而鲁国,因为世子忽的关系,已被排除出郑国的联盟小团体。
公元前74年,楚国再次攻打随国。
两年前,楚国攻打随国,是没有借口的,纯粹就是试探一下随国的实力,以及周天子和其他诸侯的反应。
而这次不同的是,楚国有了一个合理的借口。
话说这一年,楚国国君熊通认为他的爵位太低,匹配不了出国强大的实力,就向周桓王要求提升他的爵位。
楚国开国之初,是受封子爵,属于第四等爵位。
随着楚国的逐渐扩张,子爵确实低了,跟实力不符。
不过,楚国跟周朝王室的关系一直不睦,还发生过两次战争。甚至,楚国第六任君主熊渠(前887年-前877年期间在位,不仅自己僭越称王,还封两个儿子为王。虽然,熊渠后来主动取消了王号。但此举,等同于造反无疑。
周朝王室虽没有实力征讨,可也一直记恨在心。
所以,熊通的要求,周桓王自然不会答应。
熊通没想到,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会被周桓王拒绝。在他看来,他实力这么强,俨然是长江以南的霸主,要求个公爵都不过分。而周桓王却拿什么不合礼制,来搪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