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公元前703年(2 / 2)
当然,也是邓军主帅聃甥和养甥,勇则勇矣,却不识兵法,识破不了斗廉的计谋,导致大败而逃。
最后,楚军携大胜之威,攻克鄾(you国国都。鄾(you国就此灭亡。
补注十五年后,当楚文王率军借道邓国北上攻打申、吕二国时,作为楚文王舅舅的邓祈侯设宴招待了这位实力强大的外甥。这时,邓国廷上以骓甥、聃甥和养甥为代表的一批大夫,极力主张乘机杀掉楚文王。但邓祈候认为楚文王是自己的外甥,不会再危及邓国的,固执己见,未听劝告。楚文王征伐完申国后,在次年返回时,顺道攻打邓国。
同年,还有两件小事。
《春秋》:春,纪季姜归于京师。
《春秋》:冬,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
第一件事,是周桓王娶亲。
纪季姜,纪国国君的第三个女儿。
女子出嫁,称为归,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农耕社会,嫁出去,就是归别人所有,如隐公二年,“伯姬归于纪”。
京,很广大的意思,师,表明众多的意思,广大而又人数众多,这么繁华的地方一定是天子所在地,天子也一定会在地界广大人数众多的地方居住,他是众人之王,所以天子一定是居住在京师,即使当时的洛阳是一块很小的地方,也一定要用京师来形容。这就是《春秋》尊王的精神。王之所在,必定很大很广,人数众多,近悦远来,万民拜服。
第二件事,是曹国世子射(yi)姑朝见鲁桓公。
在春秋的语境里,使和朝不应搭配在一起。使,是出使,国君派使者访问他国,应用“聘”字。如桓公三年,“齐侯使其弟年来聘”;又如,桓公四年,“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聘是友好访问的意思。
朝,是朝见的意思,只有用在诸侯国君本身。如桓公六年,“纪侯来朝”。
所以,“曹伯使其世子射姑来朝”。可以推断出,曹国国君曹伯无法“来朝”,只能派世子射姑代替“来朝”。
《左传·桓公九年》:冬,曹大子来朝,宾之以上卿,礼也。享曹大子,初献,乐奏而叹。施父曰:“曹大子其有忧乎?非叹所也。”
《左传》:十年春,曹桓公卒。
解释了曹伯不能来朝的原因,是病重,快死了。
曹国国君病重不能出行,但为了不失礼,故派太子对鲁国行使朝见,曹国有尊鲁之心,虽然派太子行使朝见不合适,但鲁国国也对其行使上卿的礼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