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会讲故事的先生(2 / 3)
陈盛泽的发音已经得到了改善,吐字也变得较为清晰,陈汉平心中颇为觉得奇怪,按说夫子教授《声韵》一个月,当才初步见效,三个月方才初成,一年才可以让一个小儿吐字读音变得清晰。
可短短五日,姬长卿已经让陈盛泽开始脱变了,陈汉平心中暗自窃喜,又觉得姬长卿此人是有真才实学的。
待唤来管家陈伯询问后,陈汉平这才知道,姬长卿使用了他祖父跟据,西夷人结合大宋雅音自创的“拼音”教学。
陈汉平听闻是其祖父自创的独门秘法,不由肃然起敬,当即吩咐管家道:“陈伯,你即刻吩咐下去,凡是丹文先生授课之时,不许任何人在外旁听。若有泄露长卿祖父的学问,从重处置!
伺候的小厮、女婢,换成签过死契的人,你对他们说,胆敢泄露半句,打死勿论!”
姬长卿并未想到自己的一句话,竟让陈汉平信以为真,还将“拼音”视为家传秘学。
有了姬长卿的“家传秘学”,陈汉平对孩子的教学也放下了担忧。
姬长卿教授完拼音之后,又开始教授陈盛泽识字。
大宋的启蒙教材虽然有,可全是启蒙教授自己多年的经验,缺乏一个统一的教材。
姬长卿干脆另辟蹊径,自己编写一本小学启蒙课本,好在陈家并不缺笔墨纸砚,要不然光买纸笔,姬长卿就要破产了。
北宋物价虽然不高,但文房四宝始终只有部分群体才能买得起。
像梓州府一刀粗纸,售价四十文,好一点的麻纸,售价八十几文,中等的竹纸,售价一百几十文,跟别说高档的纸,光一刀就要售卖五百至一贯钱。
四十几文,几乎可以购买三十几斤粮食,农户子弟光是在纸张上的花销,就够一家人一个月的了。
跟别说笔和墨了,一只差一点的毛笔,也要一百文左右,一方墨更是要三百文至七百文,甚至一方墨要三两银子的!
虽然大宋的官方货币并没有银子,但银子的价值高,且不像铜钱一样波动大。
管家陈伯一连为姬长卿订做了四块黑板,这才勉强能在黑板上书写,只是姬长卿要求的粉笔,工匠始终不得要领,还是姬长卿亲自借用炭窑,这才做出来的。
粉笔是由硫酸钙的水合物,俗称生石膏制成,也可加入各种颜料做成彩色粉笔,在制作过程中把生石膏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其部分脱水形成熟石膏,后将熟石膏加水搅拌成糊状,灌入模型凝固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