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伟大的工程(3 / 3)
说完,陈谨狼吞虎咽喝了几口温水。
下午是姬长卿的授课时间,就在书房中,一块黑板被挂了起来,两个孩子都有一个沙盘,里面铺满了河沙,发蒙的时候小孩子练字的东西都是它。
虽然陈谨已经用不着沙盘练字了,可是刚刚学习不久的夭夭却还需要。
夭夭要从头学起,从拼音声韵,再到认字、练字,最后是数学加减法等等。
给夭夭讲完启蒙课后,姬长卿又要给陈谨讲解圆的计算。
“早在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他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逐次分割一直算到圆内接正边形。
他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其中包含了求极限的思想。
这一计算方法虽然落后了一些,但无疑是正确的。
刘徽给出π=314124的圆周率近似值,刘徽在得圆周率=314之后,将这个数值和晋武库中汉王莽时代制造的铜制体积度量衡标准嘉量斛的直径和容积检验,发现314这个数值还是偏小。
于是继续割圆到1536边形,求出372边形的面积,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圆周率。
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祖冲之进一步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的结果,给出不足近似值31415926和过剩近似值31415927,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和约率。
两汉时,人们一般都是用“周三径一”,即圆周率为3。王莽伪朝时,数学家刘歆计算圆周率得到31547,东汉张衡得到31466,三国时,吴国王蕃得到3556,这些都不够精准。
在祖父的计算下,也就算你师祖最终将圆周率计算到了近似值约等于31415926535。
玄玉儿若是有兴趣,也可以试试,反正我是算不了的。”
姬长卿一边打趣着一边给陈谨普及圆的知识。
眼见陈谨拿出纸来,跃跃欲试。
姬长卿赶忙转移话题道:“好了好了,我们接着讲,墨家的《墨经》中记载:圆一中同长也是指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即到定点圆心的距离等于定长半径……”
计算圆周率可是一项伟大的工程,饶是姬长卿能记着十位圆周率,可他也不敢轻易去碰圆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