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成果(2 / 3)
沈周打开锦囊,心中一直惴惴不安,还发卖处置了一批下人。
“勤学墩敏观潮信,坐卧行书看风云,本为慧根夺造化,奈何逐利污清白。”
姬长卿办完这件事,也不管结果,还是将两份卦辞留在了钱塘的风信站,托他们于十二年后,送至沈府。
是日一早,姬长卿匆匆返回蜀中,沈周因为不安,刚派人来寻,可姬长卿却已离去。
说真的,沈周一直以为这不过是什么江湖把戏,直到天圣九年,夫人许氏诞下一子,沈周便又开始惶恐不安。
姬长卿此行只是“预定好”沈括这位未来的学生,对于线下还未出生的沈括而言,他的命运完全是他自己决定的。
历史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那怕出手干预他的命运,只要沈周的命运没有发生变化,沈府的环境没有发生变化,那么沈括依旧会成为了沈括。
但姬长卿计划是,等到沈括十二岁时,等在在沈府接受完启蒙、阅览舅舅许商府中的藏书后,他再来收他为徒,此行前来只是为了未来布局,提前预定好这一位学生。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姬长卿这才马不停蹄的赶回梓州,与妻儿团聚。
回到梓州,看着熟悉的风景,感受到年关将近,姬长卿也不再清闲,打点铺子,核实账册,人事变动,发绩效奖金,准备过年的年货,巡视庄子,出试题考察学生们的学问,这事情一忙起来,姬长卿只觉得时间总在不经意间流逝。
陈谨、陈盛泽、杨夭夭三人已经在学问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至少陈谨在数学上已经出师了。
杨夭夭的铺子也大了,开始有垄断蜀中的蚕丝生意,夭夭魄力十足,在她的主导下,她已经开启了蜀中的蚕丝格局,以往都是由蜀中散户种桑养蚕,丝商们压价收购生丝,现如今变成她收购桑叶,以蚕厂这种大规模的养殖方式,逼得丝商只能抱团取暖。
王冲已经磨砺掉此前“言必谈孔孟”的呆样,如今变成了一个衲言沉稳的性子,自开始翻阅姬长卿的笔记后,王冲已经从心底开始扫去儒学,开始沉下心来,慢慢读书,做研究。
以往他对姬长卿安排的“六艺课”多有抵触,如今反而自己去请教他人,遇到不会数学也会不甚其繁的去请教陈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