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一个孩子,又能有什么坏心眼呢?(3 / 4)
丁谓道:“回陛下,闽地稻种确可一年两熟,但一年两熟之地,并非福建一路。
岭南、江淮之间,亦有一年两熟之地。
然,田虽两收,二获(收却远不如一获。
唯有膏腴之田,或可一年两获。”
听到这话,赵祯顿觉恍然。
是了,他好像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
后世的水稻一年两熟、三熟很正常,而搁在北宋,没有充足的肥料供应,双季稻,似乎有那么点水土不服。
双季稻,双倍的付出,产出却没有单季稻的一倍之多。
另外,牛也是一样非常贵重的农业生产工具,许多百姓农耕时,都是问上等户借牛耕田。
借牛耕田,当然不是免费的。
地主怎会好心?
一般而言,借牛者需要向耕牛出租方支付一成的粮食产出。
所以,很多舍不得割让一成产出的穷苦之家,大多选择以人力犁地。
人拉犁,一年还要来个两次,然后付出和收获又不成正比,底层老百姓,自然不愿意种双季稻。
不过,双季稻以及稻麦复种制还是有操作空间的。
如果觉得事情难做便不做了,技术还怎么发展?
念及至此,赵祯重新组织了一下语言。
“占稻早熟,三到四个月即可收获,似闽地等南方多热地区,一年或可种双季。”
“而江淮之地,可先种早稻,秋收之后,复种小麦,四月收麦,五月种稻,九月收稻,十月种麦。
如此,一年双熟,赋不加倍,而岁收倍增。”
“至于,地力问题,以轮种之制,今岁复种,明年单种,以养地力,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