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重启观政之制(求追读)(2 / 6)
说完这话,刘娥又将注意力放到了政事上,同时,她也有些奇怪。
大赦天下的赦书,两府还没议定?
延庆殿。
收到薛映的致仕疏,赵祯快速的翻看了一遍。
不得不说,这份奏疏写得很有水平。
“你们先下去。”
紧接着,赵祯又例行的挥退了殿内的内侍和宫人们。
很快,内殿只剩下赵祯一人,哪怕周围空无一人,他仍是装模作样的小憩了一会。
两三分钟的功夫,赵祯睁开眼睛,提笔写到。
允致仕,不予优待
今后,三院御史言事,毋需进呈中丞、杂知,台属举纠弹之职,可直送通进司。(注1
薛映的奏疏,正好给了赵祯干涉御史台的理由。
允许台官独立言事,无疑是扩大了台官的话语权,往后,即使是台宪之首的御史中丞,也无法得知下属的动向。
遵照这项指令,此后,御史台内部的言事奏疏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黑箱系统。
除了君主之外,谁也不知道台官到底上奏了什么事。
这么做,有利于加强君权,抑制相权。
其实,如果不是不合适的话,赵祯甚至想再加一条‘宰执不预’的条例。(注2
所谓的‘宰执不预’,即宰辅大臣不得举荐台谏官。
只是,现在的时机并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