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明朝选官和内阁制度(2 / 3)
明朝内阁制度的建立,是皇帝推行专制集权统治的需要,标志着君主专制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历史阶段。
明朝内阁制度的权力,是经过一步步的的发展史才形成的。
永乐初,明成祖朱埭任命翰林学士解缙、杨荣、杨士奇等七人参与军国大事。
以奉天门外的文渊阁为入直名号,并在奉天门内东角处增开数间厢房,作为君臣商议国政时的办公地点,号称内阁,以避外廷之名,这就是明代内阁制度的由来。
不过永乐时期的阁臣虽有参预机务,但是没有决断权,阁臣成员大多都是正六品、七品的侍读、编修、检讨一类的翰林低品官员,且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
永乐时期的阁臣品级就没有超过五品的,他们差不多只是相当于皇帝的一套秘书班子而已。
真正提高内阁大臣地位的是明仁宗朱高炽,他把内阁大臣的品级直接提升至正三品。
又另立弘文阁,由杨溥负责,亲自授给阁印,接着又给杨士奇等人加上三孤的荣誉头衔,升尚书官阶,内阁大臣形成身居内阁,官以尚书为尊。
从此内阁大臣成了大明最为显赫的职位,也成了大明当官者一生追求的目标。
为什么明仁宗才当十个月的皇帝,却博得了非常贤明的名号。
朱由崧严重怀疑,这和明仁宗朱高炽提高内阁大臣地位权力有绝对的关系。
后来的朱家天子越来越压不住内阁的这些文臣,内阁的权力越来越大,当然这和一些皇帝摆烂也有直接关系。
从明宣宗时期开始,内阁有了票拟制度,就是内阁大臣草拟各种奏疏的处理意见,用小条贴在奏章上,供皇帝参考采用。
而票拟往往都是敕谕发往全国实行,内阁的权力逐渐的变大。
这样一来,内阁大臣利用审核奏章和票拟的机会,稳稳压在六部大臣之上,取得了处理国家大事的实权。
万历以前,阁臣的选任大多是通过皇帝特简,自从万历开始,则多是会推制选出。
明朝内阁的建立到崛起,慢慢成为朝堂政治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参与国家决策,对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明朝中后期,一些皇帝在摆烂的情况下,内阁起到了中流砥柱,稳定明朝帝国政局的重要作用。
但其实大明的内阁始终只是一个辅助性机构,并没有完全代替宰相的功能和地位,因为内阁的拟票,还得接过太监的批红,受到了太监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