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逃跑皇帝(1 / 4)
话说高骈有一员心腹大将名叫毕师铎,他对高骈说道:“主公名震西南,功高盖世,虽黄巢未灭,如今已位居淮南节度使,独揽东南半壁江山。若平贼,则功高震主,位居不赏之地。古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主公岂不闻韩信、彭越之事乎?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而今之计,当隔岸观火,静待天下之变。”
高骈道:“若非将军良言,骈不败于黄巢,也获罪于朝廷矣。”遂按兵不动以观其变。
高骈手握重兵却暗中姑息黄巢,使得义军驰骋千里如入无人之境,沿途百姓纷纷追随起义,义军人数达六十万之众,但大唐各道兵马尚未妄动。黄巢问军师尚让:“今朝庭所驻兵马甚多,若群起而攻,当如之奈何?”
尚让向黄巢献计道:“大将军只需发一牒文诏告四方。称大将军将率天兵六十万入东都,顺道至京师问罪,与众无干,不阻者天兵不讨。诸镇兵马闻言必不敢发兵来战,则东都唾手可得矣。”黄巢闻言速命军吏拟文发往各州郡。
数日后,义军兵临洛阳,东都留守刘允章闻黄巢大兵将到,而各道兵马俱守而不战,洛阳四面无援,惟有献城或有一生,于是亲自恭迎。城门大开,百姓敲锣打鼓,鞭炮齐鸣。黄巢见洛阳百姓夹道相迎,东都不攻自破,自是喜上眉梢。义军在洛阳休整两日后便兵发潼关,又令营州朱温攻取同州要地,以策应黄巢大军。
东都洛阳失守,僖宗大惊,急召百官入朝商议。王铎道:“今贼兵入中原,东都已失。请陛下发关内兵及神策军镇守潼关,以保长安之急。”众臣皆应。
田令孜道:“陛下,今贼兵有六十万之多,长安已危在旦夕。何不驾幸西蜀,以保无忧。”
吏部侍郎程敬思道:“长安乃大唐之都,朝之命脉,不可轻易让与贼兵。”
田令孜道:“昔日安禄山举三镇之兵挥师南下,直取二都。玄宗率军入川,方避中原之乱。此事应从祖制,陛下入蜀为宜。”
程敬思叹道:“朝中诸事皆可从祖制,惟有弃都而逃不可从祖制。”
僖宗李俨见无有良策,又苦于手下无兵,不禁泣下。长安城内只有一支皇帝亲军,唤做神策军。
神策军原为西北的戍边军队,后进入京师成为唐王朝的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戍卫宫廷,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
唐穆宗以后,神策军很少外出征战,军纪日益败坏。其普通军士也非当年善战的边兵,多以工商富豪子弟充任,不堪一战。
僖宗当下挑选神策军二千八百人,命殿前将军张承范为大将率军前往潼关。张承范奉旨点齐神策军入朝辞行。僖宗亲往信门楼送行告慰三军。张承范对僖宗道:“吾主万岁,黄巢拥兵号称六十万,锋不可当,潼关只有饥卒万人。陛下遣臣率军驰援,臣义不容辞!不过兵力不足,粮饷不继,恐难取胜。还望陛下早日督促诸道兵马,指日来援。”
僖宗无言以对,只能敷衍说:“卿辈第行,兵寻至矣。”也就是你先走,我马上召集人马支援你。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张承范根本不相信僖宗的话,但也没有办法。张承范如同荆轲拜别燕子丹一样拜别僖宗,前往潼关靖难。
十二月一日,张承范终于赶到潼关。潼关始建于东汉末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关隘要地,潼关雄踞三省要冲,南连秦岭,北有渭水,重峦叠嶂,谷深壁绝,中间一条小道只容一骑通行,三国董卓借潼关笑对十八路诸侯,温侯吕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