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石重贵称孙不称臣(1 / 4)
却说石重贵本是后晋高祖石敬瑭的侄儿。其父石敬儒早逝,石敬瑭将他收为己子。石重贵谨言慎行,质朴纯厚,善欢驰马射箭,颇有沙陀遗风,深得石敬瑭的厚爱。公元936年,石敬瑭在晋阳举兵叛唐,后唐大军围攻太原。石重贵或出谋划策,或冒矢拒敌,都受到石敬瑭赞赏。石敬瑭借契丹兵挫败后唐军队,离太原赴洛阳夺取帝位,临行前让石重贵留守太原,授以北京留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行太原尹,掌管河东节度观察事。到天福七年(942)石敬瑭死前,石重贵已进封齐王,兼任侍中。
石重贵接得来使星夜赴邺,哭临保昌殿,就在柩前即位大赦天下,内外文武官吏进爵有差。会襄州行营都部署高行周,都监张从恩等自大梁献俘至邺。石重贵命令将四十余人斩首市曹。随即宴集将校,加景延广同平章事,兼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加高行周为检校太尉,兼宋州节度使;加刘知远为检校太师,兼河东节度使。
却说邺都副留守冯濛有个女儿长得异常美艳。石敬瑭与冯濛关系一向很好,于是做主将冯濛的女儿嫁给自己的弟弟石重胤,并且封她为吴国夫人。石重胤去世后,冯氏在家里寂寞守寡,免不得双眉锁恨,两眼倾泪。石重贵早已生心,只因高祖在世不敢胡行,而且叔侄相关尊卑有序。及为太原留守,石重贵便想勾引这位叔母。转思高祖出幸总有归期,倘被闻知必遭谴责。于是捺下情肠,专心筹画政事。
到了赴邺嗣位,大权在手,正好为所欲为,求偿宿愿。正巧这位冯叔母与高祖后李氏,重贵母安氏等同来奔丧,彼此在梓宫前素服举哀。石重贵瞧将过去,但见冯氏缟衣素袂越觉苗条,再加那一腔娇喉,啼哭起来仿佛莺歌百啭,饶有余音。石重贵呆立一旁,不知如何是好。那冯氏偷眼觑着,把水汪汪的眼波与石重贵打个照面,更把那石重贵的神魂摄了过去。及举哀已毕,石重贵即命左右导入行宫,拣了一所幽雅房间让冯氏居住。
到了晚间,石重贵先到李后、安妃处请过了安,接着来到冯氏房间。冯氏起身相迎,石重贵说道:“婶娘可辛苦么?侄儿特来问安!”
冯氏道:“不敢不敢!陛下既承大统,妾正当拜贺,哪里当得起问安二字!”
说完即向重贵裣衽,重贵忙欲搀扶,冯氏便停住不拜,故意说道:“妾弄错了!朝贺须在正殿哩。”
石重贵笑道:“正是,此处只可行家人礼,且坐下叙谈。”
冯氏乃与重贵对坐。重贵令侍女回避后便对冯氏说道:“我特来与婶娘密商,我已正位,万事俱备,可惜没有皇后!”
冯氏答道:“元妃虽薨,难道没有嫔御?”
石重贵道:“后房虽多,都不配为后,奈何?”
冯氏嫣然道:“陛下身为天子,要如何才貌佳人尽可采选,中原甚大,宁无一人中意么?”
石重贵道:“意中却有一人,但不知她乐允否?”
冯氏道:“天威咫尺,怎敢不依!”
石重贵欣然起立,凑近冯氏身旁附耳说出一语,乃是看中了婶娘。冯氏又惊又喜,偏低声答道:“这却使不得,妾是残花败柳,怎堪过侍陛下!”
石重贵道:“我的娘!你已说过依我,今日就要依我了。”
说着即用双手去搂冯氏。冯氏假意推开,起身趋入卧房,欲将寝门掩住。石重贵抢步赶入关住了门,凭着一副膂力,轻轻将冯氏举起掖入罗帷。冯氏半推半就,遂与重贵成了好事。
石重贵即位伊始,头等大事就是给石敬瑭治丧,而且要居丧守孝。然而石敬瑭还未下葬,石重贵就把婶娘占为己有。不仅如此,他还命人敲锣打鼓摆酒设宴,不知廉耻地要做新女婿。一时间丧礼成了婚礼,白事成了红事,群臣明知道此举不妥,但还是纷纷欢笑祝贺。
石重贵的荒唐之举气坏了一个人,即石敬瑭的庶母,当时的太皇太后刘氏。刘氏为人好强机敏,连石敬瑭都害怕她,如今石重贵违反人伦纲常,刘氏能坐视不管吗?但是石重贵丝毫没把这个老太婆的话放在心上,依然我行我素。因为生气,刘氏在石敬瑭死后一个月也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