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命定(1 / 3)
夕阳辞别了残霞,晚风催促着它们离开,天穹里忽地飘来几朵黑云,转瞬间又如墨入水,荡开一片黑幕。
细雨飘下,坠入长江表面中化为点点灯火,朦胧了鱼翔潜底与鹰击长空的足迹,黄昏时细雨至此,化作了黑夜中那一抹轻纱,自然运转着天地谢绝了白昼,黑夜临空横穿了半个地球,又伴随着星轨的循环,注定飘渺在七洲四洋上。
大雨倾盆,婆娑作响,这浩大声势,似乎是准备跨过整个黑夜,再见黎明,然而万物被大把湿气萦绕,总会有部分感到厌烦,如是今夕一位提伞少年,当他背着行李穿过山林,便听那山野杂花公然笑语,似乎是在嘲笑他被大雨阻碍,费力前进的尴尬,但水鸣声只不过是窥探了其身去向,尤以平常心对待少年如花草而已。
这种天地大仁,却让少年感到了愤怒,可对自然除去妥协与无奈,便一点也没有止住风雨的能力了,这时他也只能抱怨,为什么天地充满水汽,还硬要百类去承受,他真看不透这自然心思,害他现在都分不出眼前的内外与中间。
少年姓黎,名云,父母是当地乡镇里一对默默无闻的恩爱夫妇,有三个兄弟姐妹,不过,少年还与父母住在一起时,可谓有依有靠被宠上了天,故而自小对读好书毫无兴趣,很早就缀学外出打工去了。
自那时起,他又和父母大吵一架,断绝了关系,算得上是离家出走了,由于那时年轻,只身一人在外,只能什么都做,无论赚钱多少,只求一顿温饱,后来还真给他忍受住了,顺带还在大舅的资助下,混入了当地一处小有名气的道观,做起了假道士。
为什么说是假道士呢?因为既没有道教仙师的开符授箓,也没有官方的认证书契,导致他跟道士的区别,就跟骑马步兵和骑兵一样,只是似是而非。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无非就是难度太大了,一想到自己的师兄弟们也全是假道士,他本人就对此表示无所谓了。
但黎云在里面辛苦熬了三年,所学本领还没等他琢磨出门道,如今掌教方丈就老死了,那可是道观里唯一被官方认证的真道士,而现在在观里失去了这位主心骨后,一时间地方就要收编本观。
而黎云名义上的十余名师兄弟,无论真传与否,大多都像是事先讨论好了,分了观中些许财产后,便同意了地方的各种要求,然后各自跑路了,短短一个月内,除了给师傅守丧的几名弟子外,早已人去楼空了。
“唉,这葫芦观算是完了,以后也再喝不到师傅酿的好酒了。”黎云在风雨中凌乱时,思索起了近来的世事无常,顿时唉声叹气了起来,随即再取出腰间葫芦。
他开始呼吸美酒,品味着那醇香与辛辣交织的刺激,再以酒水浇注一颗寂寞种子,算是为了离别往昔,这时,天边吹来阵阵凉风,虽然走的时候,他已特意加厚了单薄的道袍,可寒气还是令他身形微颤起来,连带着挂在腰间的剑鞘也起了声响。
黎云直至吐出了一口白雾后,才勉强放下了酒葫芦与浮躁,再放眼磅礴大雨下的苍绿林叶,他脚踏着松软的土壤,凭着平日里勤练冥想与打坐,加上少年的一身正气,你时间竟然不惧寒冷。
至于那冰凉细线射在毫无防护的脸庞上,不断模糊他眉宇下的清明,那萧萧落木停在头发上,在这不见月华的夜空里,皆给了他忍受不尽的干扰,让他除了饮酒解忧,作诗言志,难道还能徒劳的举剑指天?不去接受这天地无情?
当然,他也为此在内心最深处,发出了无奈的叹息,只不过这是触景生情而已:“唉,不知道父母是否还记得我呢?”
黎云只恐人心健忘,多年不见又难免深情大减,只是他是否有想过,心头升起这样的念头,不正暗合了人心险恶,世事皆丑?
当然,凭他的性子,总归是不在乎的,毕竟闲来看过书,也知长存如秋水荡漾,都有汹涌暗流挂着鱼儿性命,何况创作文明,企图编造自然的人类?光说在社会上,那就不同于封闭的道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