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景安三改(1 / 4)
皇宫内还在一边考虑粮食问题,一边安排人马尝试从玄武门突围出去,去找关陇世家的救兵。
应昭这边也没闲着。
第二天天一亮,应昭就命人开始宣传分田新政策。
首先每人五亩,若是随着承禅皇帝当了战兵的,则这个家庭可以多拿五亩良田作为安家费,并且战死之后,抚恤田会加到十亩。
接着,分田必须加入农会,农会取代基层的三老,成为皇帝伸手地方基层组织的统治机构。
然后发布三提五统的征税方针,粮食不直接上缴朝廷中央,而是全部流转到农会里。
而农会会根据今岁的粮食收获,进行三项提案,优先进行农会内赡养老幼,帮扶贫困,开设小学的之处。
五统为五项统筹。
县衙的税收,地方水利基建,道路交通建设,农兵训练费用,中央财政。
将基层税赋直接落到了农会后,缴足了公家和集体的粮食之后,剩下的就都是自己的。
因为分田分的不是田骨,而是田皮,只不过田皮为三十年一租,只不过朝廷将租税化为农税,不再多征,交税就是缴纳租金的话语落在农民们听来,总觉得像是天方夜谭。
不过应昭直接以传国玉玺拍了圣旨,给每个农会封上一封圣旨,明确制定了汤国的新式农会方案。
并且极力阐述农会的好处,比如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农会的会首朝廷监督,五年一选,不得连任,不得担任超过两届,并且还得能写会算,所行的一切由农会百姓监督,不合格可以直接联名上书弹劾。
只要超过半数联名弹劾,朝廷必须下去了解因果,一旦出现真的不合格者,立刻查办惩处,然后在由副的接替上位或者重选。
总之农会只负责地方基层的部分治理,而农兵方面,则是应昭身边退役下来的伤残老卒,摇身一变成为农会保长。
负责对农会农兵进行训练,保卫自家田土。
保长给官阶只有正九品,但没有工资,只有多处两亩地的额外田亩补偿。
但是一旦到了战时,保长全员挂招讨使的军职。
按照一个农社的范围来看,大概就是后世一个乡镇的范围,人口在三千人左右。
而一个招讨使的农会保长,目的自然是用来讨伐可能出现在他们农会范围内的盗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