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陈庆之的治政之道(2 / 3)
之后利川想要沟通四方,道路、运河,都得想办法上,这背后需要一个大局观测。
而我们有地方志,就可以通过了解本地河流水文、古之道途、以及险要之地,通过建设、疏浚、设卡等方式,将百里之地全力统筹调度。
以交通之利养交通,以山川湖泽之利养百姓,各地所产不同,但要经常同四方交流,寻有用之物产尝试栽植,设试点,小范围试错,有用推广,无用就放弃,莫要一拍脑袋就应下来。”
陈庆之跑来应官的之前,在广州、扬州各地的郡县当过幕僚、小吏,施政有着自己一套心得。
尤其是应昭当监国的那几年,江南发展势头很快,因为应昭的作梗,让关东和关陇没有办法很好的伸手南方,江南也就弹起来速度快了很多。
这个时候,但凡有心想要与北方一较高下的江南世家,那是卯足劲的干。
陈庆之也是在这种背景之下,有了大量的市政积累。
怎么说呢?
很有用。
秋安被点了之后,一下就明白了很多道理:“太谢谢陈知县了!若不是陈知县,我这里还不知道怎么办呢!”
“客气了。自古以来,一县令长莫不是如此施为。不过今后可能得变,毕竟地方家族陨落,农社必然崛起。”陈庆之有点忧愁,“农社长官,便是下一个世家,农社长官若是与农兵勾结,危害更大,只是不知陛下会怎么处理。”
“这……”秋安脸色凝重了几分,“只能通过教育,来尽可能的削弱农社长官的权势。”
“这个平衡不好办。只是不知道观察使……”陈庆之想到了地方三个管事的。
宣抚使、招讨使、观察使。
直到现在,观察使都没有安排下来,或许是应昭没时间处理,但这个早晚得安排下来。
至于怎么安排,就很玄妙了。
当然,还有一个村长。
“算了,不说了,先这么办吧。我去看看粮食,得想办法多筹集一批。”
陈庆之跟秋安一道去了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