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制作土坯(1 / 2)
李大拿出石刀把土切下三分之一,握在手上慢慢把它捏成一团。这样子是先做个底座出来,接着才能往上盘泥条。泥土已经被拍打得很结实了,现在要用手慢慢在中间捏出一个坑,然后慢慢把坑扩大。有几个要求,动作要慢,尽量不要把泥土捏出缝隙,(可以想象有缝隙的话会发生什么事;厚薄要均匀,不均匀容易炸;手要保持湿水状态,不易粘土。这样子说虽然土克水,但它却离不开水,所有土里都有水。
李大大约按出一个碗形之后,就慢慢把表面刮平,即用手沾水慢慢在上面磨平凹凸的地方。由于打算做的是罐子当锅来用,所以现在还不算完成。另外切出一块泥,用手把它搓成细长条,再慢慢盘在边缘上,每盘一点都要把它捏平,盘了几圈后再按抹平整。
李大先往外面一点盘,盘到一半再往里盘,这样形成的是一个大肚陶罐,可以多装点水,一圈圈盘到2公分高左右,还要给它收一下口,就是把上部盆口边缘的土朝中间按,不用太多,进来一两公分即可。然后仔细观察整体,看有没有问题,把不平的地方抹匀,再用手沾水给它整体抹一遍。
这样子就行了。李大也不确定它能否做成,只是有试错机会,碎了可以再做,所以压力也没太大。做好陶罐就可以做碗了。这个简单,只要拿出泥土捏出碗的形状,把表面抹平就行了。
很快便又做出来了两个碗。李大看着这三个器具,有种奇怪的感觉,好像有种终于不是野人了——那种感觉,这是文明的标志啊。
李大把它们拿到山上,在庇护所旁边放着。因为要把它们阴干才可以放进火堆里烧。阴干要一个星期,有点久了。所以也可以把它们放在火堆边加速一下这个进程。但是要付出它更容易烧碎的代价。
暂时无法确定,先去收集柴火吧。
附近十米内的柴火已经被收集得差不多了,现在要跑二十米远。这才是一天。可以预想,住的久以后柴火的消耗量有多大。但是又不能不烧火。
到时候只能从远处背柴火回来了。看着这么多树,可惜没办法砍,要不然一棵树就能烧3天以上。当然不是砍山头这里的,可以从远处砍下然后背回来。或许可以在小河上游处砍,然后把它丢进小河,再从山脚下这里捞起来。。
算了,想得太远了。李大走来走去,毕竟这里是树林,很快便收集了一大堆柴火。把它们放得离火堆远一点再堆叠起来,有一立方米那么多,可以烧两三天了。
但是烧陶的话一次就要用完了,所以不能在这里烧,要找另一个合适的、木柴足够的地方。目前好像不是太急需陶罐,只是到时候找到盐才需要它熬盐。李大便把它放在远离火堆的地方,让它慢慢阴干。阴干的意思是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慢慢晾干。
这些事情做完太阳已经开始往西方落下了,现在4点钟左右。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晚餐还没有着落。李大想试试抓鱼,把藤筐里的另一块土拿出来,摘两片大的叶子,一片垫着一片盖着,便把它放在了地上。拿起藤筐和包着青蛙内脏的叶子,下到河边。
他要尝试一下能不能用藤筐捞鱼。来到水流比较平静的地方,可以看到一群群小鱼儿无忧无虑的游来游去。然后把叶子打开,把内脏放在岸边的水里,这样子会有味道随着水流出去,把筐放进水里,在内脏的前面。到时候会有小鱼循着味道过来,靠近筐口的时候抓紧时机一捞,鱼就到手了。
果然,诱饵还没放下多久,鱼儿就一大片胡涌了过来,争先恐后。李大赶紧用藤筐捞,“哗啦”,筐口太小,跑了一大半。但是还有十几条留在藤筐里面,白条条地跳来跳去。
李大感叹一句:年轻鱼儿不识陷阱险恶啊!伸手进筐里抓起一条小鱼,鱼不大,仅有7-8毫米宽,一指长。两侧是亮白色的银鳞,背部青色,眼睛占了头部的一半,鱼鳃粉红,嘴巴不大。鱼虽小,却很有活力地在手里挣扎。
没有东西装,在河边拔了一根绳草,草的最上面比较软,所以用上面绑一根2厘米的小木棍,最下面坚硬一点,便从这里穿进鱼鳃,从嘴里出来,把整条鱼串在上面。鱼儿随重力顺着草落下被小木棍挡住。接着是第二条、第三条。。。串完之后一小条鱼串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