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调研工业园区(2 / 3)
走进工业园区一期,随处可见的是载有货物的重型卡车来回穿梭,戴着口罩、穿着工服的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呈现出一派有序的生产氛围。
“小心点,可以罐装了。”次氯酸钠生产罐装区,几名工人熟练地将连接着次氯酸钠的管子插入摆放好的空桶内。很快,一车次氯酸钠罐装完成,明亮的黄色瓶身让整个生产区有了生机和活力。
接着,大家乘车前往了工业园区二期,远远便听到打桩机的轰鸣声,挖掘机舞动着铁臂,工人们在烈日下精心施工……挖机、吊机、工程车和工人们劳作的身影交织在一起,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绘成了一幅镇北人只争朝夕建设园区的壮观景象
多家入驻企业正在进行设备的搬迁、整理工作。在一家木业公司,多台叉车忙碌着搬运板材和机器,货车师傅正打扫清理车厢,说道:“我昨天就开工了,从早上8时干到下午6时多,给公司搬迁木板和设备,一天拉3车,每车能赚400元。”
看完二期后,陈德明对镇北工业园区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高度评价,对园区发展模式和理念高度认可,表示未来可期,他会持续关注园区的发展。
上车后,王鸿涛说:“陈书记,咱们现在返回一期,我们利用了一个标准化厂房举办电焊工培训班,正在授课。”
“我对你们这个订单式培训很感兴趣,如果切实可行,可向全省推广!你简单说说订单式培训取得的成果吧。”
“陈书记,订单式培训的想法来源于镇北庞大的外出务工队伍,2013年镇北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15万人左右,月收入基本在3000元左右,而且还有背井离乡,抛下妻儿老小,适逢镇北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用工需求急剧增加,而各种技工的短缺极为明显,所有我们征集了企业的用工需求,签订了2600份用工意向,征集到52000余工作岗位。并针对企业急需的电焊、维修电工、热处理工、钳工、机修钳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镗工、车工等40余个技术种类,举办了41个培训班,实行免费定向培训,培训期间每人补助1500元的最低生活保障。截止目前,经企业认可,已经上岗了8500人,全部为技术工种,最低月工资达到了5500元,实现了企业与务工人员的双赢。”
陈书记问道:“镇北有什么大的培训能力吗?几万人的集中培训,场地都很难解决吧。”
周希书记笑道:“对于这个培训班,镇北甚至占用了各县的培训场地,市里也全力支持,基本上把能用的地方都给了镇北。”
陈德明笑道:“只有要利于群众、有利于发展,该支持的一定得支持,不过咱们的鸿涛同志调动、使唤领导的本事一直没有落下过。”
到了临时办培训班的标准化厂房,就听到焊接东西的“滋滋”声,迎江技工学校的电焊老师一边讲解焊接的要点,一边现场示范。前来参加培训的学员5个一组聚在一起,戴着面罩,手握焊枪,聚精会神地进行电焊实操练习。
看到领导来视察,老师让大家课间休息,并向陈德明介绍,培训采用 “理论+实操”双结合的教学模式,先讲授焊接基础、电焊安全等知识,帮助学员掌握焊工技术要领,接着现场指导学员进行演练,确保每名学员能掌握电焊工技能,达到培训的预期效果。培训合格后,学员可申请考取职业技能操作资格证书,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保障。
在休息的间隙,学员刘军安兴奋的告诉陈德明:“我之前一直在京城、省城等地从事电焊方面工作,但是由于没有操作证,每个月工资比别人少拿一大截,想换个收入高点的工作首要条件是必须有操作证。正好赶上区人社局开展免费的电焊培训班,培训完成后可以拿到相关证件,我就赶紧过来报了名,等培训结束后,我就可以持证上岗拿高工资了。”
陈德明鼓励道:“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学好技术,工资就能提高一大截,能在家门口挣钱,以后的日子就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