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四大天王就位(2 / 2)
以前,我们财政经济运行压力比较大,但是今年无论是省里还是长安市,财政收入都有了长足的进步。百年大计,教育先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4.26%,比上年的4.10%增加了0.16个百分点,从各省教育经费投入来看,粤省、苏省超过了2万亿,其次是鲁省、浙省、川省,和Gdp存在强正相关性,而我们秦省则为2.5%,排名仅在17名左右,这和我们作为全国第三教育大省格格不入的!结合现阶段的形势,我们应该不计成本的举全省之力打造一所新的大学。我想这也是三秦父老共同的心声,是全省人民共同的期盼!
大帽子压下来,在坐的常委没有一个敢公开反对,因为占据了道义,常委会的风会马上吹遍全省,谁敢提不同意见,会被全省人民骂死。
看到会场静悄悄的,刘从峰省长说道:“鸿涛的话振聋发聩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很多因素。从主观的意义上看,经济发展水平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发展的。想要推动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就需要知识教育人才的培养。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大学城对一个城市的影响了。大学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地方。它不仅能给自己的学校带来贡献,还甚至能够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城市和国家当中,能够给这个城市带来很多影响。第一,能够提高城市的文化水平和影响力;第二能够有效合理地利用城市空间,带动经济的增长。可以说百利而无一害,我个人表示支持,省政府会全力以赴支持!”
省长表态后,陈家忠书记简简单单几句话就为这事定了调子,他说:“这件事情,我和鸿涛谋划了很一阵子,现在拿到常委会说,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我觉得这对秦省的经济发展和秦省人民来说,是举足轻重的一件大事,也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我想不出那什么理由拒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意义是重大的。它不仅仅是对国民个人素质的保证,而且也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对于投资教育,就像鸿涛说的,应该不计成本的去投资。我同意成立‘秦汉’大学,省政府要拿出切实可行的支持意见,尤其是在财力上,要形成常务会纪要。我建议,成立‘秦汉’大学筹备委员会,我和从峰省长担任组长,鸿涛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负责日常事务,具体领导小组组建由王鸿涛书记负责筹备。”
“三巨头”摆明车马表示支持,谁要是跳出来反对,那绝对是脑子有病,没见段鹏飞也偃旗息鼓了。
不管心里愿意不愿意,常委会一致通过了关于成立“秦汉大学”的决议,这项光荣的工作又落在了王鸿涛头上。
王鸿涛当然是义不容辞、当仍不让!
12月20日,经过几天紧锣密鼓的筹备,秦省“秦汉大学”筹备工作领导小组正式成立,王鸿涛担任常务副组长,负责日常事务,省委、省政府相关领导单位副组长,长安市政府、省发改委、教育厅、住建厅、国土资源厅、人社厅、长安市教育局、人社局等38个部门为成员,让人疑惑的是郑国强副书记也是副组长,罗羊羽教授以及张学锋担任的成员,有些怪异。
12月21日,王鸿涛陪同陈家忠书记“跑步进京”,和相关部门对接成立“秦汉大学”相关事宜。
按照郑国强的意见,只要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等几个重要部委初步同意,后面的事情他去跑,办事的那些大老爷们他更熟,这正合王鸿涛之意。
飞机上,陈家忠书记低声对王鸿涛说:“其实这次进京,也是对我进行任前谈话,可能回去后我就要离开秦省了,也算是给秦省办最后一件大事。鸿涛,希望你始终如一,保持高昂的斗志,给秦省留下更多宝贵的财富,我会时刻关注着你!”
虽然意外,但又在意料之中,王鸿涛笑着说:“书记是水涨创高,威力更大了,这次可要好好‘压榨’一下书记的‘威力’,只要您去,我看谁看不一路绿灯。书记,我说句心里话,这个大学,我想用最快的速度让他站起来,只要这两天有了成效,回去后我就开始搞建设,年初建,年末招生,最起码先把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操场这些草台班子搭起来,也干一次‘未批先建’,所以后面的事书记可不能不管,您现在可是秦省的主心骨,毕竟有些事情不好给领导汇报。”
陈家忠笑着说:“你以为这么大的事我敢不汇报?情况比较可观,对于秦省能多出一所一流大学,很多人乐见其成。其实这两年秦省受到的支持不少,有些部委想方设法的支持秦省,比如秦商大会,你以为那几个亿白来的?他们要是不想拿,任你说的天花乱坠也无济于事。秦省想干点事,还是比较容易的。还有,我给你出个招,德明书记的招牌你可要用好,堪称核弹!”
“书记,您放心吧,只要能为秦省做点事情,我肯定会拉着你们的虎皮扯大旗,您可不要太在意,要批评现在就批评吧!”
“哈哈,我的面子不值钱,只要有用,你拿去用吧,难道你还能以权谋私不成?咱们一起工作有几年了,你在这方面很干净,我非常放心。”
“书记,主要还是我不缺,他们送的还没有零头多,我怎么会被拉下水?但是各种诱惑真的不少,有时候是防不胜防。记得陈行甲说过一句话:晚上做的梦,第二天都能实现。我是没试过,但八九不离十吧!”
“哎,所以,领导干部更要切实以身作则,带头讲规矩守纪律,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始终做到自重、自律、自醒、自警。不断深化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做监督监察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