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该说不说(1 / 4)
卫瓘支持傅嘏的意见。
化胡为汉是德政,应该用阳谋,不应该用阴谋。要让绝大部分胡人心甘情愿的成为大魏子民。只有如此,少数人的反叛才不会一呼百应,形成崩溃之势。
就拿这次匈奴人的背叛来说,匈奴中部、右部、南部之所以没有响应鲜卑人,不就是感念武皇帝恩德,让他们迁入塞内,能够安居乐业?
如果我大魏和汉末一样,对匈奴人敲骨吸髓,他们也许就跟着一举叛变了。
真到了那一步,受灾的就不仅是太原,河东、上党都在劫难逃。
鲜卑人甚至可能直接杀入京畿。
如果采用傅嘏的办法,并根据提供的骑士数量、质量给予一定的补偿,不仅能得到足够的骑兵,还能削弱各部单于的实力,并且不会引起太大的反弹。
顺利的话,也就两三代人,就可以解决匈奴人的隐患,并为后世之君树立一个德政的榜样。
卫瓘说完,深施一礼。“若天佑大魏,臣等或许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陛下继先帝未竟之心,超秦皇,越汉武,成就不世功业。”
曹羲、傅嘏互相看了一眼,也跟着起身行礼。
只有张华没反应过来,呆呆地坐着,显得有些尴尬。
曹芳一开始也没搞明白为什么曹羲、傅嘏这么隆重,后来想了想,才意识到卫瓘这几句话可能不简单,应该不是随意说的。
秦皇、汉武在儒家理念中可不是好词。
当年刘晔曾用秦皇、汉武来比喻过先帝,并成功的引起了大臣们的集体警惕,然后团结起来,联手给了刚刚登基的明帝一个下马威,遏制了他收权的雄心。
但事实最终证明,刘晔的评价是准确的,先帝的确和秦皇、汉武一样,虽然即位初期都遇到了挫折,却不是轻易放弃的人。在随后几年中,他逐渐收回了权力,驯服了桀骜不驯的大臣,连司马懿那样的狼顾之臣都服服帖帖,战战兢兢。
可惜,他太短命了,比文皇帝曹丕还短命,三十多岁就死了。
如果他能像秦始皇、汉武帝一样活到五六十岁,甚至七十岁,历史可能是另外一个模样。
现在,卫瓘作为正宗的儒门子弟,汉末就已经崛起的河东世家,以秦皇、汉武的功业来诱惑他,并承认先帝,就是一个屈服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