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向蔡琰提亲(1 / 5)
第116章 ,向蔡琰提亲
蔡邕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贤侄好志气,相国虎父无犬子啊!”
蔡琰则嘴里默默的把董平刚才所念的两句诗,重复了几遍。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看似寻常的两句话,却把百姓和富人做了最鲜明的对比,透出最深刻的讽刺。
“伯父,你放心,家父对你发自真心的敬重,不仅不会怠慢你,日后还会委以重用。”
蔡邕已经从董卓对自己的态度中,觉察到了,笑着点点头,“老朽年迈,但抱负还在,只希望能为汉室复兴略尽绵薄之力。”
越是有才能的人,越希望有机会一展所长,就连陆游杜甫李白这样向往自由的诗人都不例外。
“妹妹几岁了?光顾着和伯父闲谈,倒把妹妹冷落了,勿怪勿怪。”
“一十四岁。”冷不丁董平突然把注意力转向自己,蔡琰顿时有些慌乱。
“可许配人家?”董平话一出口,自己都觉得太过唐突。
历史上蔡琰第一个丈夫是卫仲道,现在她刚到洛阳,恐怕还不认识卫仲道,一定是待字闺中,名花无主。
“小女年幼,尚未婚配,少将军为何有此一问?”
“是这样的,若伯父不嫌弃,小侄愿意自荐。”董平话一出口,蔡琰顿时红了脸,低下头,恨不能找个地方赶紧躲起来。
“贤侄,莫不是和老朽说笑?”蔡邕也被惊到了,瞪大眼睛,直盯着董平。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亘古不变的道理,哪有第一次见面,就自我推荐的,太孟浪了。
董平笑了笑,“二位勿怪,小侄以为,良缘天定,我对妹妹一见倾心,自然要直抒胸臆,表露肺腑。当然了,伯父和妹妹回头也可以考虑,若觉得不妥,也无妨,在下不会强求的。”
他们两人迟迟不说话,蔡琰只顾低着头。
董平接着又说:“我是这么认为的,妹妹人不错,天姿国色,秀外慧中,若我今日不表露心迹,恐怕被人捷足先登,白白错过良缘。”
蔡邕明白了,不管女儿嫁给谁,敢情董平都要排在第一位,这也太直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