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五章 吊装(1 / 3)
这筒车实在是非常简单的一种水利机械,可以说几乎没多少技术含量可言,但是之前只是人们没有想到罢了,当被做出来之后,也就没什么好惊讶的了。
接着徐淼命工匠开始制作更大的筒车,把河水能引到地势更高的旱田中。
工匠们有了制作第一个的经验之后,感觉徐淼设计的筒车,有些地方受力并不合理,于是便问徐淼他们能不能修改一下。
徐淼当然知道,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其实只是想当然的进行设计,并没有实际的制作经验,比如如何加强结构,如何能让支撑的辐条和轴连接的更结实这方面,他设计的很粗糙。
而工匠们长年累月积累起来的经验,要比他丰富百倍,他其实提供的就是一个思路罢了,真正细节方面,工匠们更懂得该怎么做更结实更好用。
于是他对于工匠的提议毫不介意,当即就答应让他们根据他们的经验随便修改,怎么结实怎么好用怎么来,只要做出来的能转起来就行,完全不必顾及他的脸面。
其实这个时代,很多稍微有点本事的人,对于自己弄出来的东西,都很是自信,哪怕他弄出来的东西是泡屎,也自以为是,不容他人对其提出批评。
特别是一些手艺人,明明做出来的东西有瑕疵,或者是工艺上有缺陷,甚至是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明显存在不足,也死抱着不放,非要按照他的来,或者是抱残守缺,不容许别人更改。
可是徐淼没这个臭毛病,他很清楚自己的短板在什么地方,像这些事情,他就很明白其实工匠们的长处在什么地方,所以根本不在乎工匠们改动他的设计。
得到了徐淼的准许之后,工匠们自然也很是高兴,立即改动了原来徐淼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接连又迅速的造出了三架更大的筒车。
而且这三架筒车,一个比一个大,最后造出来的那架筒车,直径已经达到了四丈之大,快赶上后世的小型摩天轮了。
这样大的筒车造出来之后,吊装却成了问题,足足好几吨重的筒车,要将其吊到预先装好的架子上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等造好了筒车之后,工匠们才发现自己干了个蠢事,这筒车造的也太大了,只顾着显摆了,却忘了如何才能把这么大这么重的筒车给竖起装到架子上去。
于是一群工匠顿时就挠头了,围着造好的筒车开始七嘴八舌的商量起了对策。
但是一帮工匠,想了半天办法,也未能想出合适的解决办法,相处的办法,要么是太耗工耗时,要么是难度太大,要么就是需要非常多的人手,总之以他们眼下的时间和人力,根本无法把这么大一个筒车安装到架子上去。
就在他们一群人为了如何将这么大一个筒车装到架子上犯难的时候,有人去把徐淼请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