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薛延陀汗国的兴衰历程(1 / 3)
贞观十二年,唐太宗立薛延陀小可汗。
薛延陀居于漠北。本为匈奴别种铁勒之一部,初与薛族杂居,后灭并延陀族,称为薛延陀,官制和风俗,与突厥大抵相同。
隋炀帝大业中,东突厥强大,居于漠北的铁勒诸部都臣属于它。
处罗征税无度,铁勒诸部颇有怨言,处罗大怒,诛杀铁勒酋长一百多人。铁
勒诸部于是武力反叛,共推契苾首领哥愣为易莫真莫贺可汗,薛延陀首领乙失钵为易咥小可汗,臣属于西突厥。
唐朝贞观初年,其首领夷男率领部众7万帐归附突厥颉利可汗。
唐太宗打败颉利以后,转而归附于唐并在郁督军山建立了薛延陀汗国,统治着“东室韦,西金山,南突厥,北瀚海“的广阔地区。
薛延陀汗国成立后,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等少数民族纷纷归附,其境东至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碛,北至俱伦水,有精兵数万。
贞观二年,西突厥大乱,乙失钵之孙夷男率领其部帐7万重返漠北鄂尔浑河流域﹐,暂附于东突厥颉利可汗。
时颉利政乱,薛延陀联合附近九姓铁勒中回纥等部共起反抗,受到突厥北边铁勒诸部落的拥护,共推夷男为首领。
此年,唐太宗派将间道持诏书、鼓。封夷男为真珠毗伽可汗。夷男受命,遣使入贡。
次年夷男联合回纥助唐朝攻东突厥,立牙帐于鄂尔浑河南郁督军山,胜兵2万。
汗国疆域东起大兴安岭,西抵阿尔泰山,南界河套,北至色楞格河。境内包括回纥、仆固、同罗、拔野古、阿跌、霫诸部。
东突厥破亡后,回纥势力壮大,立牙帐于土拉河上,但仍附属于薛延陀。
当时,唐朝采取扶助回纥抑制薛延陀的政策。
贞观十二年,下诏封真珠毗伽可汗二子大度设、突利失为小可汗,各赐鼓,以分其势;翌年立颉利可汗的族人李思摩为可汗,建牙帐于河套南部。
名义上使其统治内迁河套南的东突厥旧部,实际上是监视薛延陀。
因此,引起夷男疑惧,于贞观十五年乘唐太宗封泰山之机,命长子大度设率回纥等部追击李思摩,直抵长城,在山西朔州遇唐将李绩大军,大败而归。
次年,夷男遣使于唐,献马3匹,谢罪请婚。唐太宗以绝婚挫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