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靖难之役(上)(1 / 1)
在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朱标生病去世,稍微了解点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和马皇后那对朱标可是喜爱至极,但是太子去世皇位以后传给谁就是一个大问题了,商量过后,朱元璋想到了,将皇位传给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也就是自己的皇太孙。
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1398年,朱元璋病逝,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朱允炆上位之后,听信了黄子澄,方孝孺,齐泰的建议,藩王们的势力有点太大了,如果哪一天他们起兵造反的话,我们在京城没有办法抵抗,不如让他们将兵权还给朝廷,然后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开心的王爷吧,朱允炆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唉,万一哪一天不听我的话,这些叔叔们又太过于厉害了,我指挥不动不就完了吗,于是开始了削藩,开始想尽办法“处理”自己的叔叔。上朝之时也问了问朝中大臣的想法,这些大臣分为两派,有的认为削藩这种事情不可以操之过急,可以学习汉武帝颁布的推恩令,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然后根据这项政令,诸侯国被越分越小,再趁机削弱其势力。还有一部分大臣认为,应该果断的出击,趁着太祖刚刚去世,各位藩王还没有造反之心,快刀斩乱麻趁早处理完,统一自己的兵权。
说到朱允炆自己,他不像自己的爷爷那样心狠手辣,反而像一个谦谦君子,要知道心不狠手不辣的人是不适合做皇帝的,朱允炆在位期间对所有的文人都是很好的,对老百姓又是尽量的减轻赋税,甚至改了许多朱元璋定下的一些惨无人道的规定,所以很多大臣都敢于发表意见了,这对朱允炆来说是个好事情。
之前说到,黄子澄方孝孺和齐泰给建文帝提出意见,削藩,因为朝中大臣也是大半同意削藩,所以现在就必须要就削藩的顺序拿出最后的计划了,黄子澄说可以先削燕王朱棣,因为他的实力最强,可以震慑住其他的藩王,齐泰又说,可以从弱到强慢慢的来,一来弱的藩王实力不够强,有着必胜的把握,二来也可以慢慢的积攒我方的实力。两人互相争辩,各有各的理由,最后朱允炆总结说了,其实两位说的都有道理,但是燕王的实力太过于强大,我们还是从周王朱橚开始吧,首先,周王的实力并不算强,而且周王与其他的藩王关系并不算太密切,我们还可以利用周王牵制燕王,所以还是先从周王下手吧。
说到做到,建文元年,周王朱橚被指控谋反,朱允炆派李文忠之子李景隆包围周王府,逮捕了周王,将周王和家中的女眷一起押解回京,后来朱允炆又将其贬为庶人,徙云南蒙化。
周王解决完了,下面一个就是齐王朱榑,和周王一样,被指控谋反,朱允炆而后也将其七叔贬为庶人,没有发配任何地方,只是禁锢在金陵城内。下一个就是湘王朱柏,本来是打算和之前两位王爷一样,押解回京,诬告造反,然后贬为庶人,可是不料朱柏早就知道建文帝派人前来捉拿他,居然一把火自焚而死,待到建文帝听到这个消息,不禁泪流满面,情不自禁的说道:“十二叔啊,我只是想请您来陪我聊聊天呀,并没有想至你于死地呀!”
其他的藩王听到湘王朱柏自焚的消息,心里一阵绝望,只能祈祷自己的好侄子不会对自己下手,可是事实并不会如他们所愿,不久之后宫中便有传言,代王朱桂贪赃枉法,贪污了用于救灾的钱,朱允炆下令捉拿代王,逮捕之后便下令将代王送往成都,让蜀王教育他,之后贬为庶人,押送回大同囚禁。不到半年的时间,已经有四个藩王或死或被贬,令其他的叔叔们非常害怕,几乎在同一时间,在云南的藩王也就是岷王朱楩又被指控蓄意谋反,建文帝用同样的方法将其贬为庶人,发配在福建漳州。一年不到的时间内,五位藩王已经被削,此时朝廷之上人心惶惶,每个大臣几乎都与藩王们有些关系,不过还好,建文帝朱允炆只针对自己的叔叔们,对大臣们却置若罔闻。
此时的朱棣在干什么呢?
远在北平的一座王爷府内,姚广孝和朱棣仿佛在密谋着什么。
姚广孝对朱棣说:“不得不反,如果反了,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如若不反,则朱允炆会想尽办法杀了你呀!”
朱棣听罢,深深地叹了一口气道:“道衍大师,你说的我也知道啊,可是师出无名啊,底下的将士不一定都听我的,我们得找到一个好的由头才行啊。”
姚广孝说:“王爷说的有理,你看,今天朱允炆的所作所为都是被黄子澄和齐泰的妖言所致,我们只反奸臣,不反皇上,以靖难之名去杀奸臣!”
“好,就这样订了,但是在靖难之前我得去一趟南京,先去看看什么情形,再决定何时出征。”
“可是太祖去世后,专门留下遗诏,说各地藩王不用来京城参加葬礼,连葬礼都不允许参加,又怎么可能会同意随便去金陵呢,我觉得这样危险很大。”姚广孝担心地说。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朱棣意气风发。
“好,但是我们还得好好地计划计划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