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双赢格局(1 / 3)
第491章 双赢格局
信州市中心城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西岸。东岸的土地辽阔,一派荒芜的景象。
作为土生土长的饶州人,刘烨对于潘子扬的说法也是很理解的。
刘烨问:“书记所说的,是连市财政都没钱建?”
潘子扬道:“的确是这么回事。我们的经济刚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要是能找到大企业出资,我们再用某项政策回报他们。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
潘子扬所说的办法,在南方某些发达城市比较盛行。他今天所说,完全是他个人的想法,或许还不成熟,但已经足够令人震惊了。
刘烨的帐号上已经有四五个亿的资金了。建一座大桥的钱应该有。但这种冒险的投资方式,刘烨还真的不敢有。
他不可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蓝子里。
潘子扬所说,显然是想刘烨接下这个重任。
刘烨问:“潘书记,你有没有叫人测算一下这座大桥究竟需要多少钱?”
潘子杨:“两点八亿。只要哪个企业愿意接手,政府可以给他收五十年的路桥费。不知道辉煌集团有没有这个兴趣?”
刘烨道:“在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时,信江东西两岸的确没什么车来往。当然,你开的价码也不算低了。五十年的收费期,肯定已经发展得很好了。”
潘子扬:“合同里还需要增加一条,政府有需要撤销收费站,乙方应该配合。但甲方要给予乙方相应的补偿。”
这样的规定,对于甲乙双方而言,都是进退自如的。等政府有条件撤销收费站,补的钱也不算少了。
刘烨道:“潘书记,这件事的确可以考虑一下。我考虑一个星期,怎么样?”
“好。我等你消息。”
凭刘烨的记忆。信江西岸后来发展成为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繁荣不在话下。
在这样的环境下垫资修桥,赢利简直不要太多!
李翠玉听了刘烨的意见,一下子想不通了。信江东岸实在太过荒芜。荒芜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一座连接东西两岸的大桥,经济要素难以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