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江南丰收(2 / 3)
“哪两种人?”
“一种是官宦人家,一种是商贾!”
李晔点点头,示意张承业继续说。
“汴梁升汴京,作为大唐陪都,臣以为这事只要定下来,官宦人家必定蜂拥而至,至于商贾,商贾求利,只要人多了,就有买卖货物的,臣以为可行!”
李晔心下有了些底,说道:“朕初算了一下,汴京要是全部建起来,怕是要上千万贯都打不住,建个框架下来也要两三百万贯,这钱花的也要分个轻重缓急,制造织布机、纺纱机的工坊,还有织布纺纱的工坊,屯集粮草的仓库,还有在南城,多建些大仓库,用不了还可以租出去……”
张承业点点头,道:“陛下圣明,这么一来,纺织工坊要加到数十万张织布机了,现在打造织布机的工匠有数千人,只不过需要的木料不少,江南恐不堪重负啊!”
李晔道:“建造宫殿的巨木靠的江南徭役,以后这木料,也是用钱来买,让木材商人将木料运过来!”
“以后除了挖沟渠修水利,清理漕运,铺路架桥,其他都不发徭役!”
大唐的徭役可不少,比如建汴京,建城墙、宫殿、挖河、烧砖,还有运输官粮,都可以用徭役,朝廷甚至都不用提供吃饭,不过皇帝陛下为了安抚宣武百姓,开了金口,这些民夫不光能吃饱饭,还能有些零碎的钱拿。
新都的建设有条不紊的进行,各地的秋季赋税也陆续收上来,江南确如李晔所料,可以种两季水稻,而在江西,甚至可以种三季,但因为土地肥力的原因,三季的产量并不高。
农司的官员奔赴各地,教各地的百姓如何沤肥。
在大田边上,挖一个一丈见方的肯,将淤泥、青草、人和动物的屎尿放在坑里沤成水,开春的时候,将肥水浇到地上。
这是在大明宫摸索出来的经验,沤两个月的肥水浇到地上,产量可以提高不少。
大规模的整治贪墨,并没有给大唐带来什么乱子,相反,因为匪患一除,加上丰收,江南有大治之像。
何谓大治,没有兵乱,百姓丰衣足食便是大治。
在李晔看来,大唐的百姓还是很好治理的,只要不被逼的没有活路,一般是不会出乱子。
来自荆襄的船只将江南诸地的粮食,一船一船的运到扬州仓,看着这一船又一船的粮食,刺史崔道贵忍不住激动起来,他对身边的司仓官道:“刘司仓,你可曾见过此等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