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9章 李景隆的忧愁(1 / 6)
这次下西洋的船队,比之曾经历史上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翻了两番不止。
这是如今大明的国情不同。
现在的大明在经济上,根本不是永乐时期可以比拟的,尤其是在海船方面。
永乐时期虽然也造了不少海船,还是没有经过像是朱英数年以来这般的扶持,不管是官府还是民间,都已经是出现了巨大的盈利。
而这些盈利促使更多的投入到造船行业之中。
当某个行业在市场开始进行疯狂内卷的时候,那么这个行业必然是欣欣向荣。
官府和民间的造船厂,每天都琢磨着更高技术水平的改造,好让海船能够更加的坚固,也更加的耐用。
毕竟海面上遇到暴风雨是一件很是寻常的事情,若是哪家造出来的船在经历暴风雨后都不会出现大的折损,那么这家造船厂必然会接受到更多的订单。
造船匠人的身份地位也是在迅速的拔升,像是如今的老师傅月工钱,已经是开到了二十贯宝钞,这在曾经是史无前例的,甚至于那些匠人都没有想到会有今日这般的身价。
也正是由于暴涨的工钱,让更多人涌入其中充当学徒,量变引发质变,总归会是有那么一些天才的出现,改革造船的技术。
是以在这次李景隆带领的船队下,虽说没有先前夸张的五百宝船,但实际上也是有两百宝船。
而郑和则只有六十三艘宝船。
这其中所承载的人数,规模,兵力完全不同。
李景隆这边官府共计有五百二十艘船,而郑和下西洋,每次大约是在三百多左右,完全不能对比。
此番李景隆则有将近五万人的规模,其中主力精兵一万五千余人,其余皆是各类随行人员。
其实这次的船队,哪怕是马船都要比原先的要大上数倍,满载的规模可以有十万人,只是装载了一半的人员,其中原因是携带了大量的物资。
单单是供给五万人吃食的各类粮食,就能够让吃上两年左右的时间,其中茶叶,丝绸,瓷器等交易货物,更是有着巨大的货物量。
其中火绳枪就配备了三万多条,火药司最新款的火炮满载所有宝船,弹药更是不计其数。
最夸张的是,马船所携带的战马,足足有三千多匹。
即便是在登陆后,也能够迅速的拉起三千骑兵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