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上小姨家(3 / 5)
刘亚琴的心情很快由阴转晴,因为她从电话里知道林菊英回去了,自己的那个宝贝女婿也向林菊英道了歉。她眉飞色舞地讲林菊英要垄断下整个商场的铺位,讲林菊英的的能干与机敏,这让林菊芳心里不舒服。她打断母亲的话说:
“成天夸你大姑娘,也不管人家爱听不爱听。说点别的不行吗?”
刘亚琴听后沉下脸来,说道:“夸夸怎么了?又不是在外人面前说。嘴长我身上,我想说就说我想不说就不说。”
林菊芳知道母亲生了气,若再与她纠缠下去,可能要骂她呢。她住了嘴,看着灶台,灶台上的抹布与刷子静静地躺在那里。林菊芳看见灶台上的碗筷与盘子胡乱地罗列着,就过去把这些东西放进了灶台下面的柜子。这情景让刘亚琴多少有点尴尬。她解释道:
“你爸中午回来吃饭后就走了,我刷完碗就上大世界买线了,……”
林菊芳听着母亲话,不作回应,只是笑笑。她没有责怪母亲的意思,但是母亲一定是把她的举动看做是无言的批评了。过了一阵儿,刘亚琴说她要去西院儿,那家姑娘要“出门子”了,看看有什么要帮衬的没有。林菊芳心里笑母亲,想她纯粹是在凑热闹。“出门子”,林菊芳想到这个词时忽然快意地笑起来。母亲的那个时代有好多个有趣的说法,细细品味起来也确是形象而生动。自己也是要“出门子”的,由这家的门出再入那家的门,那家姓赵。林菊芳自己想得脸红,就看了一下四周,没有人的。
林菊芳东屋西屋地走了几个来回后,就坐在东屋的炕上,随手拿过母亲的“顶针儿”仔细地把玩着。这个“顶针儿”是个老物件了,从她记事起就见母亲戴它。红黄色的“顶针儿”似是融合了经年的故事,看上去有点让人感动。林菊芳记起在她年幼的时候母亲不止一次地告诫她不能把“顶针儿”含到嘴里,那样它就会滑到肚子里再也出不来了,出不来了就只有死。林菊芳会心地一笑,恬静的脸上有一点红晕泛起,这却并不是因为害羞。她把“顶针儿”戴在中指上,做着缝纫的动作。
刘亚琴回来时,喜气洋洋满脸春色,仿佛要出嫁的女儿不是邻家的而是自家的一样。她畅快地说:
“那化妆品,多!有啥百思丽,还有……哎呀,那得擦多少年呢?我和你爸结婚那阵儿,就买了两瓶雪花膏,还有两盒万紫千红。……“
林菊芳听着刘亚琴自言自语似的话止不住笑起来,问道:“百思丽是啥呀?我咋没看见过。”
刘亚琴回答说:“就是百思丽呀,一个小纸盒装的玻璃瓶儿,可香了。”
林菊芳好奇地问:“打开了?”
刘亚琴回答说:“没有。”
刘亚琴现在坐在炕沿上,脚不住地磕着炕墙。她对自己刚才的回答不甚满意,于是追加道:
“我闻着,有点像糊巴味,还有点大米粥味。”
林菊芳对母亲的这种奇怪的描述不禁产生了兴趣,她看着刘亚琴道:
“妈,那你没看那化妆品都是哪产的吗?”
林菊芳问完马上觉得自己的话等同于废话,母亲是不会那么细心的。就连忙转移话题说:
“妈,做饭吧。我有点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