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首映(1 / 3)
翻看完手中的传真,西蒙打电话给艾米聊了一些自己的意见,顺便询问了下《蝙蝠侠》男主角的选角进度。
说起来,这一届戛纳电影节的参赛单元影片能让西蒙产生兴趣的实在不多,他并没有像曾经在圣丹斯时那样安排观影计划,而是打算利用接下来这两周时间,仔细整理关于《蝙蝠侠》剧本的想法。
这部超级英雄电影虽然计划明年开拍,但时间上其实并不是那么充裕。
接下来大半年时间,除了剧本,西蒙还要解决影片中布鲁斯·韦恩的各种高科技道具的问题,比如蝙蝠车,这些都是要真正能上路奔跑的座驾,而不能只是一些模型,从设计到组装,半年时间或许还不是太足够。此外,影片中计划使用的很多特技特效同样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
随后几天,西蒙基本上都宅在勒卡内区的山顶豪宅里构思剧本,不时与美国那边保持着连续。倒是珍妮特和珍妮弗两个女人将整个戛纳跑了一个遍,珍妮特还真的和娜塔莎·金斯基交上了朋友,虽然没有再像那一晚那样留宿,但周六中午,娜塔莎·金斯基再次和珍妮特一起回来吃午餐,只是这女人对西蒙的态度也一直不冷不热。
另外一边,戛纳电影节的各种活动也在开幕式之后如火如荼地进行。当然,主要还是各类型影片的放映。除了电影节官方的竞赛单元和非竞赛单元放映,城市各处的影院、沙滩、礼堂等处还有很多自费推广的电影公司安排的影片放映,林林总总每天能够达到数百场之多,可谓真正的电影盛会。
不过,电影节官方影片无疑是最受媒体关注的一批。
主办方对各竞赛单元放映场次的安排也显得节奏分明,通常都根据电影口碑或者名气进行排期,以便让长达十二天的电影节不至于太过平淡。《低俗小说》安排在电影节第一个周末的周日,就是出于这种考虑。《低俗小说》之前几天,引爆媒体讨论的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杀人短片》和英国制作公司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帕蒂·赫斯特》。
波兰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此时还没有达到后来《红蓝白三部曲》的巅峰,《杀人短片》可以算是他的成名作。各方媒体对这部影片自然是一片盛赞,甚至有人预测《杀人短片》将会是这一届金棕榈最有力的竞争者。
另外的《帕蒂·赫斯特》,则是根据七十年代轰动世界的一起绑架事件改编。
美国传媒世家赫斯特家族的千金小姐帕蒂·赫斯特遭遇暴徒绑架后经过一番残酷的侮辱、虐待和洗脑,意外地加入了暴徒组织,并参与随后多起抢劫银行事件。
帕蒂·赫斯特也因此成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最典型患者。
被捕之后,赫斯特家族动用大量资源人脉乃至总统特赦的手段才顺利将这位被判了35年的娇小姐捞了出来。
相对于《杀人短片》的一边倒好评,媒体对《帕蒂·赫斯特》则极尽嘲讽之能,明显是顾及到赫斯特家族影响力的缘故,制作方虽然挑选了这个非常敏感的题材,但对整个故事的处理依旧遮遮掩掩,比如暴徒在对组织成员进行训练时,哪怕是其他女性成员都裸着身体,夹杂其中处在人质身份的帕蒂·赫斯特却衣衫齐整。
法国的《费加罗报》的影评人就以一种‘你不敢拍就别拍’的嘲讽语气写道:“根据这部影片的描述,我只看到了暴徒对赫斯特家族的极度恭敬,按照这种逻辑,当年赫斯特小姐应该被立刻释放,而不是被洗脑成他们的一份子。”
八十年代,戛纳还没有正式为各单元影片进行评分的官方场刊,这一环节从1997年才开始。不过,法国媒体依旧组织了五分制的评选,《帕蒂·赫斯特》毫无悬念地拿到了1.3分的最低分,相比起来,基耶斯洛夫斯基的《杀人短片》评分高达4.6。
如此一直到5月15日,周日。
《低俗小说》的红毯场首映安排在上午九点钟。
虽然影片质量还无人知晓,但作为西蒙继创造了全球4亿多美元票房的《罗拉快跑》之后的第二部电影,《低俗小说》毫无疑问是这个电影节最受期待的影片。
八点钟不到,电影宫外就已经热闹非常,出席这次首映的媒体记者丝毫不亚于电影节的开幕式,很多没能拿到邀请函的影迷公开举着高价求购的拍子期待能够在开场之前获得一张电影票。
《低俗小说》剧组之外,主竞赛单元的大部分评委以及这次赶来戛纳的很多好莱坞明星也确认会出席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