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读者(3 / 4)
文章本就应该由心而生,由感而发,过于束缚(指某些人只选择读自己认为颇有文采的作品或某些作者只创作大众化的文章而偏离了自己的创作初衷就不该叫做文章了。
假如,只是假如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在于诗人身患重病或者抑郁的状态下所创作的,那么天上白花花的白云,是否就成了向往新生的明媚?
我会这么说也是因为自己也有过些等同的遭遇和想法,算我自私,同样的例子还有曾经油管上爆火的一条小视频《马芬之歌》:视频里可爱的小玛芬蛋糕和愉快的旋律感染了所有人,但又有多少人记得歌曲高潮部分的歌词:“ijustannadiediedie(我只是想死”。
谁又会真正去关心作者在这首歌创作后三个月就因重度精神疾病去世了呢。
所以我认为,诗人的诗从来没有真正表达出诗人原本的生活,一些特定情绪下创作出来的作品最终也只能沦为被大众评头论足的笑柄,属实可悲。
就好像古代名家骚客的诗大多放到现在的教材中做诗词解析去了,针砭时弊的文章也多数做了阅读理解去,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与臆想着当时的情景及其所表达的意境与思想,试着揣摩诗人当时所想要表达的真正寓意。
不过这样说起来,中学时期的六年实际上也是非常喜欢作阅读的,特别是练习册或者试卷上的阅读题,它们精彩又深刻,传达出创作者内心或孤寂或黯然伤神的情感,或明媚或绚丽的梦境。
可当时真正的苦楚与哀切,以及当时惊魂动魄的风花雪月是永远没有人能够真正感同身受并真切体会到的。
说到这里,也不得不提一句现在互联网真方便,可以了解许多曾经从书卷中了解不到的,很多书和漫画都可以在手机和电脑上看了。我也可以在平台上继续我的创作。不过其实可以的话我也真想放一张我的书柜的图片在这分享一下。
但现在的节奏也真是太快了,快到我这种慢悠悠的人感到有些吃力和不适。
小时候家里住在很小的镇上,是那种国企工厂为了员工家属特别分配的房子,整个镇子的面积不大,但有些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意味。
镇上一家只有4平米的书店,离家不远,也是我的常驻地,虽然一开始仅仅是为了一些漫画,小说之类的读物。
说到此,不得不感谢一下我的母亲,尽管她自己是个不那么阅读的人,或者我的家庭并没有那么富裕,但她在给我的教育和物资供给上从没有吝啬过,甚至会给我买很多奇奇怪怪的书,什么迷宫啊绘本啦,甚至是一些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我的阅读习惯也要感谢我母亲从小的陪养。记忆最深的甚至是3岁那年,因为生成不得不在医院打了一周的吊针,但是母亲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甚至会在我打吊针的时候买来迷宫书,就陪着我一边打吊针,一边走迷宫。
现在偶尔会想到很久以前的事情,有痛也有乐,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像痛的事情自会随之增多。
而后中学那段时光里,大多时间因为忙着学校里大大小小紧张的学习和考试甚至一天都不会读上一本,但有时候又会在认为不重要的课上或者正大光明或者偷偷摸摸地看。
再者就是每个周末喜欢泡在各大书店,西西弗啊新华大书店一类。
上了大学之后的四年,基本都在啃老本了,虽然偶尔也去图书馆,但大部分时间还是摆烂,抱着一种终于自由且颓丧的心态。
因为家教之严格以及自己性格上的不足,终于从大一开始才谈了一段恋爱,但在这场感情里我从开始便被蒙骗至深,活生生地被折磨了两年,甚至要死不活地生了场大病——抑郁,休学,甚至灌药、自残。这期间我逃课也成了常态,该有的知识与积累全在这段时间里哗啦啦溜走了。
而现在到了不得不走入社会的年纪,离开了大学校园,是真的会异常地怀念还在学校的日子,及其怀念的还是中学最青涩又轻松的时光。那真的是我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知识量也最丰富的几年。母亲说那段时光里的我眼睛都黑亮亮的,眼神坚定且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