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启文山波澜(一)(1 / 3)
几年来,京城的变化是最大的,在武皇的治理下,有点“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样子,听说皇族供奉也换了一茬,招收了些游历之人,其实力比早前大大增强。
十二贤者庙也改为朱雀英贤阁,阁中又多了一座雕像,那是留那罗廷的,武皇这招还是很管用的,借此笼络了大量的人才。
李南将照看山门的事情交给云楠后,化身白发老道,来到了京城,悄悄地重游故地,谁也没有惊动。
四天后,李南出了北门,向东走去,大约两百里,便是世人熟知的迷障,常年大雾,经久不散,时人传说,障中有上古异兽,见过它的人都消失在迷障中,就连昔日的文宗道祖都不敢轻易进去,好在迷障中并没有什么怪物出来祸害人族。
通往启文山的道路离迷障三十里,是可近了,路上行人三三两两,皆书生打扮,有牛车,也是运些个粮食。
李南好奇,想要看个究竟,眨眼间,便在迷障边上。
远望迷障是黑色,其实是紫色,只不过迷雾紫的发黑而已,李南走进去,试了试,这紫雾并没有毒,但能封闭五感,遇到危险,是发现不了的。
李南退了出来,因为破妄之眼也不管用,这险不当冒。
往北五十里,再向东三百里,就能看到启文山北麓,这启文山与其他山不同,光秃秃的,少见绿色,高峰众多,相距又近,像一把把利剑,有好事之人花了很长时间,数来数去,竟然有三千座之多。
其山脉南北走向,长八百里,传说沌洲文宗率领三千弟子南归,在天道山遇见道祖,二人打赌,谁要是破了迷障,天道山便归谁。
可惜,二人花了两百多年,都没有任何办法,文宗弟子有些死在了迷障中,有些老死在迷障前,只有七十二人突破文士的境界,才得以寿延三百。
两百年后,文宗看着仅剩的弟子,悔不当初,便将天道山让给了道祖,自己则拿着天灵宝笔和镇山塔纸,在迷障东边写了一个“山”字,等笔和纸落在地面上,地面轰隆隆抬起了一座山脉,文宗称之为启文山。
从此,中洲大地掀起了千年的道文之争,人间皇朝几番换代,要不尊道抑文,要不尊文抑道,直到武祖出现,才改变了这一规则,他吸文取道,制定了人间律法,从此道不显世,文不出山。
启文山上文宫二十二座,最大的文宫,便是文宗殿,非修成文举者不可进,文举,可比肩金丹真人。
文宗殿以下为十德宫,分别为仁宫、义宫、恕宫、智宫、信宫、孝宫、悌宫、忠宫、廉宫、耻宫,十德是启文山弟子必修的科目,每宫的负责人必是道德君子。
十德宫之下便是六艺宫,为文启山弟子修炼之宫,分别为礼宫、乐宫、射宫、御宫、书宫、数宫。
六艺宫之下,便是五藏宫,分别为杂宫、诗宫、理宫、易宫、史宫,这五宫是启文山核心所在,藏着许多弟子的修炼心得,也搜罗了四方藏书。
见过纯阳子之后,才知道此界的道士穿衣有所讲究,李南并没有在天道山授符箓,若穿着道袍外出,很容易误会,便在襄武城制定了一身散人衣服,灰色对襟肩披太极玄氅,头戴逍遥脚踏黑色劲靴。
李南抬头看着山上的文宗殿,整理了衣衫,递上了拜帖,没多久,便允许上山,明晃晃白玉阶梯,碧沉沉琉璃造景,一路行来,却是与山前所望不同,内中之景无法言说,岂是数万钱能所为。
文宗殿落在文曰峰上,在竹林掩映,腊梅成阴处,朱红大门作金铛,双座麒麟拥文气,文宗殿三字浩浩然不可直视,书字者,修为必然高于李南。